下列对秦、汉时匈奴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当时还不是中国境内的民族 | B.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
C.对秦汉北部郡县的进扰,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D.匈奴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北方的发展 |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他把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可能最适合( )
A.秦始皇统一前的中国 | B.秦朝到明朝时期的中国 |
C.远古传说时期的中国 | D.1840年以后的中国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有叛将而无叛州……” 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西周、秦朝、三国 | B.汉朝、唐朝、明朝 |
C.战国、汉朝、宋朝 | D.秦朝、汉朝、唐朝 |
《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
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 |
B.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 |
C.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 |
D.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
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 |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 |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
①科举制度的实行 ②城市商业的繁荣 ③印刷技术的应用 ④中外交流的扩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陆游《老学庵笔记》写道:“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袯裤;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这主要反映了( )
A.六部权力及利益分配的不平衡 |
B.六部都有很大的决策权 |
C.丞相废除后六部工作的繁忙景象 |
D.北宋政治机构设置繁杂 |
据《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王皇后来看望。她走后,武则天掐死公主,嫁祸于王皇后。为上位掐死亲闺女,这个桥段在历史上颇有争议,比如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只记载有小公主的暴卒。下列对材料的表述恰当的是( )
A.“为上位掐死亲闺女”体现了宗法观念的逐步淡化 |
B.“桥段在历史上颇有争议”体现对待历史人物的两面性 |
C.武则天后宫的争宠上位侧面反映了皇权的强化 |
D.历史记载缺乏有力证据,不宜过度依赖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每一时代都有这一时代的名片与特色。下面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司使、话本、风俗画
②九品中正制、耕耙耱技术、翻车
③三省六部制、筒车、南青北白
④理藩院、风力水车、珐琅彩
A.②③①④ | B.③②④① | C.④②①③ | D.③①②④ |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即使从政治实践看,这种平民化的特色也远甚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能体现材料中“政治实践”的是( )
A.郡县制的推动 | 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
C.内阁制度的建立 | D.科举制的实行 |
历史学家钱穆以为古代中国:“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在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元朝设置行省制 ③明朝设置内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