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统一是新中国历届政府的一贯立场,也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不包括
A.可以保留军队 | B.可以行使外交权力 |
C.现行的社会制度不变 | D.现行的经济制度不变 |
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C.“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
D.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下面图片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制度的体现,两种制度下地方都有很大自治权,它们最大的不同是
A.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
B.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 |
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
阅读下列图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①搞“台独”没有历史依据,不得人心②陈水扁下台后“台独”势力已消除③“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 | D.③ |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出现许多可喜的变化,究其原因,下列有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合力推动
②国共两党已开通高层会谈渠道
③两岸政府已实现“三通”
④香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树立了榜样
⑤台湾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体育强盛,使大陆民众形成向心力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予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三》
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 鉴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有不少缺陷,尤其是它仅为政府之规制而非为国民之规制,因而孙中山提出应另制新法。他在给参议院的咨文中说:“查临时政府现已成立,而国民组织之法尚未制定,应请贵院迅为编定颁布,以固民国之基。并据法制局局长宋教仁呈拟《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五十五条前来,合并咨送贵院,以资参叙。”但被参议院拒绝。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组织法的名称,不能包括“人权”的内容,因而主张制定一份名为“临时约法”的文本;二是认为立法如“受命于政府,有损立法独立之尊严”,应由参议院自行起草。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所说“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在当时的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参议院关于“新法”的认识和孙中山有何不同?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参议院的主张是否得以实现。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了哪些主张?三位历史人物对“法制”的认识说明了仆么?
1949年,这串“东海捧出的珍珠”再次与“母亲”分离。为了让她早日“回来”,邓小平提出
A.“九二共识” | B.“九条方针” |
C.“一国两制”构想 | D.八项主张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团使华,中英之间发生了所谓“礼仪之争”。清廷要求英使行外藩朝贡天朝的三跪九叩礼,英使以维护对等之独立英王的荣誉加以拒绝,结果是马戛尔尼行单膝下跪礼。英使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商在宁波等处贸易等要求,遭到清廷的全部拒绝。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法国人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写道:“英国人认为他们的权利,在于根据西方制订的规则让中国向国际贸易开放。马戛尔尼的一切做法都在否认中国文化的有效性。拒绝叩头,讨厌盘膝而坐,见到日常生活的场景傲慢地感到可笑,这些意味着:认为不能有几种文明,只有一种文明,即西方的文明。”
——摘自《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1784年,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同意英美之间订立一个互惠商约,但是,英国船主们却强烈反对,谢菲尔德勋爵撰书宣称,根据《邦联条例》第九条规定,“国会不得签订商业条约以限制各州对外国人课以与本州人民同等的进口税及关税,或禁止任何种类货物或商品进出口之立法权。”因此,不存在美国用自己的关税或航海条约对仍然控制着美国市场的英国贸易进行报复的危险,美国国会在谈判商业方面的权力并不比调整州际贸易的权力更大,签订互惠商约毫无必要。后来制定的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第三项规定,“国会有权规定合众国与外国、各州间及与印第安部落之通商。”按照最高法院法官马歇尔的解释,商业不仅仅是贸易,“它是双方的相互交往”,是美利坚合众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国会的触角已伸到远离商业的领域,即国会有权控制州际交往的各个方面。
——摘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三: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也把它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出发点之一。邓小平指出:“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同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在我国“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将突出表现为国家对阶级斗争的调节作用,而不是阶级压迫的作用。“一国两制”使大陆和港澳台同胞团结在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旗帜下,扩大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突出了我国统一战线的民族的、爱国的性质。允许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使这一制度同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同时并存,因而“一国两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的更充分、更长时期内、更高层次上的利用。
——摘自陈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英“礼仪之争”反映的本质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邦联条约》相比,1787年宪法关于美国国会权力的变化以及变化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理论上的发展贡献。
下面两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领导人的两次历史性握手。这两次历史性握手之间相隔了多少年
A.40年 | B.50年 | C.60年 | D.70年 |
1982年12月,新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该规定为下列哪一方针政策提供了宪法依据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D.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恐怕是炎黄子孙最为熟悉的歌曲。Macao能够顺利回归,其因素包括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 ③英国的积极配合 ④回归是人心所向,符合历史潮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005年4~7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访问大陆,三位均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这表明
①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心愿
②“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③“台独”缺乏历史依据和政治基础
④国民党、亲民党、新党访问大陆为两岸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平等对话树立了典范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从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海峡两岸有着相同的文化习俗
②经济文化交流逐步深入
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④中共“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方向
A.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