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收,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
A. |
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B. |
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
C. |
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 |
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
B. |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
C.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
D. |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下表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 )
1952年 |
1957年 |
1962年 |
1965年 |
47.6 |
26.4 |
13.2 |
9.5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 B.“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
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重点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同时调整一些基础工业品的价格。材料表明当时价格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深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发挥市场在产品价格调控中的积极作用 |
C.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
D.改变以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现象 |
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B.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
C.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 |
D.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对以上决定认识正确的是( )
A.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的途径 | B.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 |
C.对外开放,创办沿海经济特区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看到的《人民日报》可能是在
A.1976年 | B.1978年 |
C.1984年 | D.1992年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
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 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1月到年底,中国政府共派出各种代表团529个,人数达3200多人。这些代表团大部分被派往西方国家,其中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西欧五国考察团最受世界瞩目。中国政府的这种行为( )
A.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决议 |
B.突破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 |
C.认清了与世界的差距,推动了改革开放 |
D.直接促成了经济特区的设立 |
下表为《1972年至1985年中美贸易状况表》,对下表内容解读不当的是( )
A.1980年之前中美贸易总体呈现低水平增长趋势 |
B.1980年中美贸易总额大幅增长与中美建交有关 |
C.80年代中国实施对外开放致对美出口增长迅猛 |
D.8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致对华出口几乎无增长 |
下表是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表,根据所学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市镇人口(万人) |
百分比 |
世界平均百分比 |
1950 |
55196 |
6169 |
11.2 |
28.8 |
1960 |
66207 |
13073 |
19.7 |
33.9 |
1970 |
82992 |
14424 |
17.4 |
37.5 |
1980 |
98705 |
19140 |
19.4 |
38.2 |
A.1950—1960年,城市化水平高于世界
B.1960—1980年,城市化发展基本停滞
C.建国三十年,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经过三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材料表明我国农工商联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 |
B.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 |
C.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 |
D.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 |
下图反映了1980年6月,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四川广汉率先取消人民公社,是农民自发改革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②“左”倾思想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
③改革具有艰巨性,在新旧观念激烈冲突中展开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