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自发的伟大创造……。”此段引文评价的“这一制度”应该是
A.新中国的土地改革 | B.三大改造中的农业合作化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
安徽凤阳县长期属于贫困县,22年来没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1.9亿公斤斤粮食。但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公斤。这一历史巨变主要得益于
A.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
C.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D.乡、镇政府及村民委员会的建立 |
改革开放后,既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又有利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的措施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C.组织劳务输出 | D.发展乡镇企业 |
下列是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解读两幅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图一 1966年哈尔滨学生在广场游行 图二 1984年北大学生在国庆游行
A.工作中心都已发生转移 |
B.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重大突破 |
C.民主与法制建设尚待确立 |
D.两大思想理论体系受到真诚拥护 |
邓小平南巡谈话回答的当时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最主要是
A.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
C.要不要深化改革开放的问题 | D.要不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的问题 |
下列关于城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又称城市化,是由农村型向城市型的转化 |
B.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
C.建国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顺利发展 |
D.我国城镇化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强调在管理上的宏观调控 B.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增强企业活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A.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最大变革 |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
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
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
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
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 )
A.公开违背了中央精神 |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
C.充分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确定的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改革管理体系 | B.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 |
C.改革分配制度 | D.建立现代企业的制度 |
有人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退回到合作社运动之前,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主要是
A.没有看到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
B.没有看到这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 |
C.没有看到它解放了生产力 |
D.没有看到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