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社会转型的内涵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
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材料二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材料三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
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
——摘编自郑杭生《中国与西方社会转型的显著的不同点》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并综合上
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市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日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
材料二 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三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23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实现材料三的观点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规则是构成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市场经济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提出“政府应最少地介入经济领域,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因此世人尊他为“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材料二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发展,解决失业问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遭到严重严峻挑战。                     ——上述材料均摘自魏成元《市场规则论》
材料四  1992年,邓小平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请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这一观点:“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则都是运用于解决那个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 ”(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那些大声地宣布他们已“一劳永逸地铲除那个疯狂的竞争制度”的劳工领袖们,正是在宣布个人自由的毁灭。要么是由非人为的市场纪律控制的那种秩序,要么是由少数个别的人的意志指导的那种秩序,两者之间只能任择其一,除此之外,是没有其它可能的。那些一定要摧毁前者的人,在有意无意之间助长了后者的建立。在那种新秩序里,即使有些人或许会吃得好些,每个人无疑会穿得整齐些,但大多数英国工人到头来会不会因为其领袖中的知识分子奉送给他们一个危及他们个人自由的社会主义学说而感激他们,这是值得怀疑的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
材料二 世界各国资本家梦想在苏联恢复资本主义的最后一点希望——“神圣的私有制原则”正在破灭,正在化为泡影。被他们看作资本主义滋养料的农民正在大批地离开被颂扬的“私有制”旗帜而走上集体制的轨道,走上社会主义的轨道。…… ……斯大林同志说:“现在,集体农庄庄员要成为生活富裕的人,只需要一件事情,就是在集体农庄里诚实地工作,正确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正确地使用耕畜,正确地耕种土地,爱护集体农庄的财产。”
——(苏)《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而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计划和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加重视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
(1)材料一发表时英国经济政策正在酝酿哪一变化?评价变化后的政策?
(2)材料二中“私有制”破灭的方式是什么?分析其影响。
(3)材料三中建立“新经济体制”的目标何时提出?评析经济体制中计划与市场的合理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自由贸易在农业和地方小工业领域的成功,列宁进一步考虑利用市场发展国营企业,指出“国营企业也在改行所谓经济核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当程度上实行商业的和资本主义的原则”。……1921年12月,俄共(布)第十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对当时的经济特点的总结是“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货币交换的发展”,提出要“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来掌握市场,并且有系统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程确切估计之上的经济措施,把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的工作掌握在自己手中”。
——朱建明《列宁“新经济政策”述评》
材料二 早在1979年,当人们还在狂热地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捍卫,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批判的时候,邓小平就独树一帜地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5年10月,邓小平在同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谈话时又一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谭劲松《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材料三 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训练有素而又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就职演说》
(1)据材料一,概括列宁的“市场观”。
(2)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的“市场观”。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和邓小平 “市场观”的异同。
(3)材料三中罗斯福总统所谓“实现有效的领导”是指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有人认为新经济政策使“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然法为人神共有,人类既然是自然创造的,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并非所有的法律都是好的、善的。判断一个法律的好与坏,或者说判断一个法律是否是真正的法律,并非看其是否是以元老院的决议抑或是以人民大会的决议形式通过的法律。”
——西塞罗《论共和国》
材料二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它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使损害发生之人,对该他人负赔偿的责任。”
——《法国民法典》
材料三 彼又曰:中国人富于服从权势之性质,而非富于服从法律性之性质。试问无权势可以行法律乎?今日檀岛,若政府无权势以拘禁处罚犯法之人,其法律尚成法律乎? 夫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叛也。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管理物的方法,可以学欧美;管理人的方法,当然不能完全学欧美。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塞罗阐述的自然法的特点,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国民法典》是如何体现自然法原则的。
(2)材料三中,孙中山主张治国方法不能全学欧美的理由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在法制方面的创新之处。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 ?  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表关于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完成下列要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其基本特征包括:
概括基本特征
一、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A.产权明晰
二、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B.
三、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C.
四、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
 
D.

根据上述材料,按表格中“A”的样式,概括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国内政治背景,以及此次会议通过的决定对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西汉张骞通西域以来,陆上丝绸之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崛起,经常破坏丝绸之路的畅通。中国外销商品多生产于东南沿海,这里港口海路运输不仅交通方便,而且运输量大。到了宋代,随着航海术以及造船业的不断发展,海上运输通道逐渐取代陆上运输通道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
——摘编自孙继亮《海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明代银本位制度确立关系初探》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马克思
材料三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表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人为地隔绝于世”指的是什么政策?分析其危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梦”是一个伴随美国这个国家开始的梦想。1620年,一群英国清教徒搭乘“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希望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没有宗教迫害的“天堂”。从那时起,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这片几乎是未开垦的大陆给了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随着美国的独立和不断地拓展国土,美国梦也在不断地向前拓展。虽然美国梦的精神贯穿着美国的历史,但“美国梦”一词单独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并家喻户晓则是20世纪的事。1931年5月詹姆斯·亚当斯完成《美国史诗》一书,该书对美国梦的定义是:不论家世和背景,每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成就,都有机会获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实的生活。
—— 摘编自《美国梦:鸿鹄志远 天道酬勤》
材料二 中国梦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大国自近代一百多年历经外敌入侵与种种苦难而形成的伟大梦想,是不满现状的中国人顽强不屈、坚持探索形成的发展道路。这就不难理解一个曾经落后挨打、任人欺凌的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图自强、谋发展的热切愿望,不难理解中国共产党人重温革命理想、呼唤新时代的崇高信念和理想境界,以及勇于承担、不谋私利、富于牺牲精神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因此,中国梦必将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激励全国人民释放磅礴正能量,齐心协心圆梦。
—— 摘编自《求是》(2013年第14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梦”的精神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詹姆斯·亚当斯如此定义“美国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梦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呼唤新时代的崇高信念和理想境界”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考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
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
1912~191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
193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3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以“英语的________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行论述。要求:①角度明确;②英语发展的历程梳理清晰,英语发展与中国社会变迁关系正确;③有概括性的认识;④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英语学习人群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明确主题)
发展历程:1、洋务运动时期,为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创办专门学习外国语言的近代学堂,但学习英语的学生人数很少。2、新政时期,出于对外交往的必要,清政府要求中学生和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3、此后的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学习英语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学生。4、20世纪末,英语水平与职称挂钩,这意味着学校以外的许多人士也必须要学习英语。(史论结合)
深化认识:总体来讲,自清末以来,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反映出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总结主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清以来中国部分国礼一览表

表格反映了明清以来国礼演变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基本前提。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实际工资的上涨,与之并行的许多消费品价格的下降,在19世纪80-90年代,工人们除了能够消费得起食物和除住房以外的东西如更多的衣服开销和休闲消费。……人们从乡村向城市的大量迁移,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数量都下降了50%。但随着白领雇员人数的逐渐增加,工人阶级的规模并没有因此而扩大,人数反而逐渐下降了。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上升使他们能够以中产阶级的模式进行消费了,由此进入了一些观察家所称的“消费社会”。20世纪20年代,商业中引入了分期付款方式,这种方式在50年代广为流行,使得工人们有能力像中产阶级一样购买电视、洗衣机、冰箱、吸尘器、录音机和汽车等。
——摘编整理自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数据(按百分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以来欧洲工人阶级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消费社会”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文革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全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
——摘编自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文革”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体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甲乙两组图片是新中国两个不同时期的工业化宣传画。


回答问题:从图甲到图乙,能够反映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的一个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趋势变化提炼正确,并符合历史真实;能够史论结合的进行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