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刊登记者T.W.K的特别报道《一个美国人的游记》,其中写到:“天朝的人民……认为是洋人雇用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电报)线路内来回穿梭,传递信息……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间,一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国人排外情绪严重 | B.中国还没开始近代化 |
C.美国记者对中国人有偏见 | D.近代中国人的愚昧迷信 |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①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沿海早于内地 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所作出的反应加快 ④中国早在1901年就出现汽车制造业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为了避免各家竟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路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
B.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天气预报 |
1856年 |
1873年 |
1939年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无线电 |
1896年 |
1909年 |
1928年 |
A.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地域不平衡性 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赛可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的十五年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他的回顾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 )
A.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
B.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
C.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的首映演出 |
D.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同盟会成立的新闻 |
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
A.西方科技传人中国后,最早应用在上海 |
B.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 |
C.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
D.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
清朝著名诗人、外交大家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
A.火车 | B.电车 | C.电报 | D.电话 |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是( )
A.当地已殖民地化 | B.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
C.教育成就显著 | D.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该表反映了上海 ( )
年份 |
人力车 |
马车 |
轿子 |
马 |
自行车 |
摩托车 |
汽车 |
公共汽车 |
有轨电车 |
1889 |
6984 |
544 |
9 |
11 |
0 |
0 |
0 |
0 |
0 |
1926 |
14600 |
0 |
0 |
0 |
3459 |
194 |
3764 |
172 |
922 |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成为汽车制造业的中心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下列关于近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1872年,外商乘火车从吴淞到上海做生意 |
B.1865年,留美学生向家人发来电报报平安 |
C.1900年,上海商人打电话报消息 |
D.1915年,北京居民乘坐飞机到达武汉 |
风雨苍黄,百年沪宁!沪宁铁路沉淀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铁路的百年光阴,1908年4月3日的《申报》曾报道:“沪宁铁路开车典礼”;“沪宁铁路告竣,定于三月初一日(即阳历4月1日)开车。全路通行镇道刘观察亲至京岭下总车站举行开车典礼式。中西官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盛。”这一材料说明了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加强了南京和上海的联系 |
B.沪宁铁路标志着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 |
C.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民生事业也走向近代化 |
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