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有竹枝词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A.铁路运输业 | B.水运业 | C.航空业 | D.电报电信业 |
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兴奋地说:“五年来,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他感叹的洋务建设成就是
A.海军的兴办 | B.电报局的兴办 |
C.民用工业的创办 | D.新式学堂的兴办 |
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
C.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 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
下图老照片反映了近代中国通讯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下列有关近代中国通讯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人首先在中国建立电报机房 |
B.百姓普遍使用有线、无线电报 |
C.外国人最早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
D.民国时期电话拥有量居世界首位 |
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兴奋地说:“五年来,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他感叹的洋务建设成就是
A.海军的兴办 | B.电报局的兴办 | C.民用工业的创办 | D.新式学堂的兴办 |
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报童在街上叫卖 |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
C.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 D.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 |
19世纪80年代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唐胥铁路 | B.淞沪铁路 | C.京张铁路 | D.京汉铁路 |
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上写道:“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从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可促进外贸
③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④彻底改变列强垄断中国航运局面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20世纪初,有人写了一组描写上海洋场风物的《望江南》词,其中一首写道:“申江好,电线疾雷霆。万里语言同面晤,重洋信息霎时听。机括竟无形。”这描写的是
A.电报 | B.电车 | C.邮局 | D.电话 |
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
观察图4:该铁路通车,开创了中国人独立自主设计建造铁路干线的历史,而主导开创这一历史的就是
A.郭守敬 | B.詹天佑 |
C.袁隆平 | D.邓稼先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掀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义和团民众揭帖
材料二 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的激烈反对。两年后,从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材料三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太后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材料四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请回答:
⑴你如何理解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
⑵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清政府面对新式交通工具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的看法?
⑶据材料四归纳铁路的修建对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何积极影响?
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竹商号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说明 ( )
A.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
B.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
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 |
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