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71年该体系瓦解。该体系从建立到瓦解所体现的本质特征是
A.雅尔塔体系从建立到崩溃 |
B.世界金融秩序从稳定走向混乱 |
C.美国经济实力由盛至衰 |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由繁荣走向“滞胀” |
据统计,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
D.为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 |
“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这段话的根本依据是
A.教育是预防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战斗阵地 |
B.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进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
C.教育是社会产业结构组成部分 |
D.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教育 |
亚当·斯密主张用“看不见的手”去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这实际上反映了①重商主义精神②反对重商主义的政策③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和安全”,为此“各蹄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作用。
(4)概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总趋势和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学科被划分得越来越少 |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
C.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 | D.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 |
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 B.美日欧三极矛盾突出 |
C.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 | D.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 |
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 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
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 )
A.欧洲联盟 | B.北美自由贸易区 |
C.石油输出国组织 |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
A.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 | B.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有推动力 |
C.奠定了战后政治、经济格局 | D.在各个领域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成果 |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1992年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上述现象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C.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 D.国际经济旧秩序向国际经济新秩序过渡 |
以下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
B.它是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 |
C.它是由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合并而成 |
D.它的正式运转标志着世界“一超多强”格局的结束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的机遇,以下各项,对于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