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前南斯拉夫剧变的实质是( )
A.执政党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
C.执政党丧失了政权 |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2009年11月20日,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当选首位“欧盟总统”,这说明
A.比利时在欧盟中处于主导地位 | B.欧洲国家开始走上了联合之路 |
C.欧洲一体化进程向前迈进一步 | D.欧盟已发展为统一的联邦国家 |
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 )
A.欧洲联盟 | B.北美自由贸易区 |
C.石油输出国组织 |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
A.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 | B.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有推动力 |
C.奠定了战后政治、经济格局 | D.在各个领域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成果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这主要是指 ①各国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不断举行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 ②法西斯分子在各国兴风作浪 ③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争夺国际市场,加剧了各国间的矛盾 ④资本主义各国加紧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73年该体系瓦解。该体系从建立到瓦解所体现的本质特征是
A.雅尔塔体系从建立到崩溃 | B.世界金融秩序从稳定走向混乱 |
C.美国经济实力由盛到衰 |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由繁荣走向“滞胀” |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
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
D.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上述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
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有部分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这说明①经济全球化过程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②经济区域集团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下列成就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B.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
C.中美关系正常化 | D.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建成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