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升空,30年前(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由此可以看出( )
①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
②汉代丝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③汉代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④中国人二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的出现 ③商帮的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
C.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
D.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
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 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 映了商代( )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
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
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
D.重视礼仪,青锏礼器精美 |
在一次讨论课上,小朱和小骆两位同学在对我国古代经济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是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的来源。你认为它应来自于
A.家庭手工业 | B.民营手工业 |
C.私营手工业 | D.官营手工业 |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关系?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请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两方面分别各举一例说明古代中国重农的表现。
(3)尽管封建社会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手工业和商业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各列举古代冶金业、丝织业、制瓷业的一项成就。
下图是1881年出版的连环画《黄道婆》的封面,黄道婆之所以受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 )
A.为我国古代丝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
B.为我国古代棉纺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
C.传播中原文化,开创了教育的先河 |
D.为我国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复杂,存在多种经济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下列图片信息:
材料二 洋务运动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
全国耕地面 积(亿市亩) |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
||
总面积 |
北方 |
南方 |
||||
春秋战国 |
91(全国) |
614.8 |
2.3 |
|
|
94% |
秦汉 |
117(全国) |
1 048.35 |
5.72 |
|
|
94% |
魏晋南北朝 |
122(北方) 215(南方) |
1 167.7 |
3.85 |
1.925 |
1.925 |
90% |
隋唐 |
124(北方) 328(南方) |
1 450.92 |
6.42 |
3.21 |
3.21 |
90% |
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 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 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对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
(3)你觉得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3 分)
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 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 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 B.官营手工业 |
C.工场手工业 | D.家庭手工业 |
据考古发现,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贵族的典礼、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是器主人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佑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由此可见
A.商代的青铜器制造业极其发达 |
B.商代礼乐制度已经很完备了 |
C.青铜器是王室、贵族重要的生活用品 |
D.青铜器是研究商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文物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提取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至少2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粉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
A.唐朝 | B.宋朝 |
C.明朝 | D.清朝 |
经济的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社会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种植在唐代发达的原因。你觉得材料一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联系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理解。
(3)材料三和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