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
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
B.制瓷业开始兴起 |
C.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民营手工业 | B.官营手工业 |
C.家庭手工业 | D.个体手工业 |
《礼记·王制》载:为贵族服务的手工业者,有“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不能身兼副业,也不能中途转换职业。这说明西周时期( )
A.官府垄断手工业生产 | B.官府严格控制手工业 |
C.官营手工业规模宏大 | D.手工业等级制度严格 |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 )
A.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
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
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
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
中国古代瓷器和丝织品的图案、画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这表明( )
A.人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生活 |
B.中国古代封建迷信意识浓厚 |
C.中国人普遍有较高的艺术素质 |
D.人们想要超越自然规律,到达大同社会 |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 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 ”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 )
A.规模大 | B.耗费大 |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
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清朝前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它种(棉花,甘蔗,桑树)以为利。” 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
C.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
D.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
“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冶炼工艺技术产生于( )
A.夏商周 | B.春秋战国 |
C.魏晋南北朝 | D.宋元时期 |
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
A.官营手工业 | B.民营手工业 |
C.家庭手工业 | D.工场手工业 |
“直到汉武帝时期……发现铸钱和煮盐对国家赋税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催生了在中国历史上时断时续实施了长达2000余年的‘盐铁官营’政策。”这一政策( )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
B.推动了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 |
C.彻底解决国家赋税问题 |
D.催生了富商大贾的出现 |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清代《浮梁县志》记载“新平(景德镇)冶陶,始于汉世”,而考古资料表明其最早的瓷业遗存在晚唐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作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景德镇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有( )
①清代县志距汉代年代久远,故不可信
②景德镇制瓷的历史可能早于唐代,但须证实
③县志记载须得到考古证实,方可采信
④考古发现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不足,应当重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