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著作有
1《论十大关系》 2《论人民民主专政》
3《新民主主义论》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A. | 12 | B. | 14 | C. | 23 | D. | 24 |
“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 ( )
A.文明史观 | B.现代化史观 | C.全球史观 | D.阶级斗争史观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把19世纪称为“现代”,其划分的标准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他认为,16世纪以来欧洲发生的社会巨变,导致了大工业的兴起,带来了现代生产方式,这种现代生产方式把单个国家的历史活动纳入世界史性的共同活动。由于“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由于这种新生产方式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及其现实的发展趋势,马克思预见到,那些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国家将会以工业发达国家作为自己发展的未来景象。这也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必然。
由于马克思认为那些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国家将会以工业发达国家作为自己发展的未来景象,也就是说不同国家都将走上现代化道路,而现代化造就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
——《现代化研究》第四辑,第476页
(1)材料中马克思谈到的“导致了大工业的兴起”的“16世纪以来欧洲发生的社会巨变”主要指什么?(6分
(2)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实质。马克思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他们(指反对列宁观点的第二国际和孟什维克)把这个无可争辩的论点,用千百种腔调一再重复,他们觉得这是对评价我国革命有决定意义的观点。
既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呢?
——《列宁选集》,人们出版社1960年版,第691页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列宁为“追上别国的人民”做了哪些实践尝试。其效果如何?
材料三 对于中国共产党这个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政党来说,现代化只是因为它能够创造实现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物质前提而成为它的阶段性目标,而如何在实现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创造物质基础的同时克服现代化的弊病,保证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就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都做出了回应。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的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而实现现代化的实践,无疑属于邓小平理论。
(4)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的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而实现现代化的实践,无疑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含义?
(5)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在实现现代化实践中的表现。从中能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破裂的”。毛泽东提出上述观点依据的史实有 ( )
①蔡廷锴等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②冯玉祥等领导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③宋庆龄等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49年,面对中国国情,毛泽东曾感慨地说:“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保护和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有 ( )
①保护富农 ②合理调整工商业 ③改造工商业 ④稳定物价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 |
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相同点有
①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在批判“左”倾错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③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在实践中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毛泽东在很多场合说过“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的经验教训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确立的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九四三年,邓小平曾说:“遵义会议之后,党是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之下,彻底克服了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我们回忆起过去机会主义领导下的惨痛教训,每个同志都会感觉到这九年是很幸福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毛泽东思想已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C.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 |
D.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巨大成功 |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杰出的领袖。回答20—21题。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过程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是
A.实现两次国共合作 | B.组织革命武装,进行武装反抗 |
C.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D.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其含义是
A.与世界各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 | B.倒向苏联一边 |
C.用和平其处的方针指导外交工作 | D.反对两极格局 |
某班开展主题为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探究活动,收集了很多材料。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材料是
A.《文学革命论》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井冈山的斗争》 | D.《新民主主义论》 |
台湾李敖先生说:“我喊毛主席万岁,因为毛泽东精神永放光芒!时代愈发展,我们愈加需要毛泽东精神,毛泽东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他一扫千余年来吾民族文弱不武的积习,他一扫百余年来自卑奴性的固疾,他不为任何敌人所吓倒,倒是吓倒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毛泽东的精神给了吾民族以灵魂,毛泽东的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喊毛主席万岁就是要呵护这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灵魂。”李敖的核心观点是
A.毛泽东思想应该是其个人思想,毛泽东思想应该表达为毛泽东的精神 |
B.毛泽东的精神继承中华文明传统精华,可以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 |
C.毛泽东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所以,必须重喊“毛主席万岁”口号 |
D.毛泽东的精神将是民族的绝对真理,世世代代继承下去才是唯一的选择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以下文章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
B.《论十大关系》 |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引领着中国走向变革、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
材料一:
图一:孙中山 图二:毛泽东手迹 图三:1992年春的邓小平
材料二: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
孙中山为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做了哪些努力?当时两党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何时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2)
2)邓小平理论主要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精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这两大理论产生的共同因素。(3分)
3)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全面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7分)
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中国民主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曾出现几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四卷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于2005年在《卫报》评论中这样谈起1978年:“1978年的尝试创造了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使世界重心东移,权力不再只掌握在欧美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美国人看到了中国融入西方的‘希望’,然而与此同时,一个日趋强盛的中国又令美国政府深感不安。”
(1)材料一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哪种道路?之后毛泽东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其标志是什么?
(2)按照材料二图像所出现的历史进程顺序将图像排序,并据上述图片的提示概述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主要活动。
(3)材料三中中国在“1978年的尝试”指什么?(任举两例)“日趋强盛的中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任举两例)“深感不安”的美国政府又采取什么措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