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6月,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等主张,但没有得到答复。1903年12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梯厘街戏院的演说》中认为:“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1905年孙中山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在中共十三大上说: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材料四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1)与1894年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20世纪初孙中山的思想有了怎样变化?
(2)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3)材料三中邓小平是怎样认识当今中国社会特征的?中共十三大在这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6分)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的力量”。(6分)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发展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思想理论发展的角度举例说明在20世纪上半期孙中山是怎样顺应“潮流”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重要贡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哪些重大问题?从三位伟人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良品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旧思想”与“中国旧思想”的异同点。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摘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2)归纳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并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在学习世界文明方面的突出特点。
材料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节选)
(3)阐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反映出邓小平理论的哪些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晚年在思想理论上的新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时代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关系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文艺复兴的理论来源是古希腊人文主义,那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来源分别是什么?
(2)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3)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
(19分)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队伍中,出现了“毛泽东思想万岁”标语方阵。
材料三 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长达十年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1)材料一图片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三民主义在什么时候发展到新三民主义?(2分)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2分)
(2)阅读材料二回答,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分析人们打出“小平您好”横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解决了哪两个重大问题?(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而新思想、新文化又推动了政治、经济新一轮的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士大夫中最早显示出这种差异性的就是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先行者。
──摘自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二 换句话说,这场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价,最终以文化的巨大进步而获得了某种补偿。1912~1919年初的中国知识界的价值重建运动,可以视为象征。
──摘自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从“左”的理论和路线的束缚中再次解放出来,挽救了党和国家,挽救了社会主义,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在改革开放的关犍时期,邓小平突出强调“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并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摘自《人民日报》
(1)结合史实说明在“龚、林、魏”之后晚清士大夫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的具体表现。
(2)材料二说“这场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价,最终以文化的巨大进步而获得补偿”,谈谈你的理解。
(3)材料三中所提的两次思想解放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进步思想文化出现的条件。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之花,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材料二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A、B、C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时期思想活跃的局面?
(2)材料二所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思想理论?这一思想理论对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民主进程起了巨大作用,请概述其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学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请概要指出这场运动的意义。
(4)材料四描述的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哪一革命理论的实践?列举毛泽东集中阐述这一理论的三篇重要文章。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是什么?
20世纪是中国人将民主政治从理想、理论逐步变成现实的世纪,它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个探索阶段,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统治阶级在体制内所主导的,旨在富国强兵的现代化运动一再挫败,因而体制外的被统治阶级才不得已进入政治舞台的中心,承担起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职责……采取的手段也日益激烈和彻底,即从体制内的"自强"运动到对体制本身的改良,再到暴力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中国史学汇编》
材料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民主政治建设……1940年毛泽东系统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后,他就把陕甘宁边区做为一个“试验区”,明确指出:“边区的方向,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方向。现在全国要办新民主主义,有没有一个样子呢?我讲已经有了,陕甘宁边区就是模范。”时任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也说:“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主义的边区。”
——《中国人大》
材料三: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总结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创立了人民民主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民主的内涵;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途径,为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央社会主义学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哪些”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先后在“体制”内外进行尝试
(2)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尝试活动,用史实概括
(3)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在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探索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实践(6分)
(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几个阶段中的重大贡献。
(6)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史实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1979年11月26日
材料三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
(1)据材料一,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依据。(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回答,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怎样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2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革意味着打破束缚社会发展的陈规旧习。解放思想则是改革的动力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时期。各国变法对社会发展与转型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为指导思想的商鞅变法是较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回答:(1)商鞅“不法其故”;“不循其礼”的变革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评价道:康有为所著《新学伪经考》“实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孔子改制考》“其火山大喷火也,其大地震也”。康有为的认识是对“所谓‘别黑白定一尊’之观念全然解放”。
回答:(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上述著作为什么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 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思想解放方面还开展了哪些活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这个讨论是针对“两个凡是”的,意思是不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教条,三中全会的提法,叫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摘自《邓小平文选(1975年—1982年)》
回答:(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实质是什么? 这场讨论在当时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
发表日期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1984年6月 |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
1985年10月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
1992年1月、2月 |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20世纪初,陈独秀等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0世纪2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三项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 概括指出它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哪些重大问题?
(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给我们哪些启迪?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总能带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运动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因为在运动中天才辈出,灿若群星,他们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写出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方面的著作。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的社会送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令人的精神为之一爽。
——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魏源可能是战后第一位体会到时代已开始在变与西方影响之大的中国学者。……时代在变,古代的天地人物,俱不同于今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岂惟世事,物理有然。”所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可惜其在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在日本,具有莫大的刺激。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30年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无一不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
——中原网《改革开放30年思想解放的三次突破》
(1)材料一中的“这个运动”指什么?该运动送来了什么“令人的精神为之一爽”的思想?
(2)材料二中的“奇书”指什么?魏源的什么思想“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在近代中国,该思想在实践中是如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过去30年间,在中国形成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观念的革新推动着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尽管政治主张颇不相同,在变法运动中的态度更非一致,却都执著地致力于道义德操的完善,都追求学业境界的广大精微,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胆魄。其共同之处较其不同之处更多也更深刻。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1915年9月《敬告青年》
材料三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这个讨论是针对“两个凡是”的,意思是不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教条。三中全会的提法,叫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邓小平文选(1975—1982)》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士大夫的共同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这些共同特征的思想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倡导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分析材料三中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讨论在当时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