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高中历史

下列关于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说法有误的是

A.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属统治阶级 B.幕府与藩国并存
C.士、农、工、商属被统治阶级 D.强化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来源:明治维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也是世界历史近代化的途径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可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缴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款。……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政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地方自治局)。1864年颁布的《省、县、地方机构法令》根据这个法令俄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自治会议及其行政机关。司法: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教育: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思想: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纷纷要求改革。经济:(1861年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国内市场,提供资金;借鉴西方技术;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百度百科:《俄国农奴制改革·其他内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说明农民对改革措施失望的原因。
(2)据材料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能否成功的因素。
(3)在农奴解放对农民和国家的影响上,历史学家观点不一。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科学评价重大历史改革的方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

A.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

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
C.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不承认矛盾的存在力求回避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亚洲的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美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冲击了东方的传统思想观念
④甘蔗、葡萄等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洲居民的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时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该史家关切的是(     )

A.“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
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C.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D.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主要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

A.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B.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
C.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
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社会史学家谢和耐在叙述战国时期某学派的观点时说:“君主并不需要使用特殊人物,也无需依靠运气。……道德品质并无作用,甚至还会将事情弄糟,因为它会赋予有德之士以危及君主与法律权威的权力从而导致国家的覆亡。”“某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
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大是英雄之言,……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相互矛盾,故均不可信
B.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可信
C.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
D.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这是正常的历史现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风俗 B.贡赋 C.礼仪 D.秩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