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 )
A.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
B.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
C.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
D.个人自由解释《圣经》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儒学的正统地位奠基,汉代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 )
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
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
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曰:“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由此可知,三者都 ( )
A.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 |
B.认为自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C.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
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治国主张 |
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
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 |
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
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
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
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 |
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 |
C.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 |
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 |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东西方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诸多思想流派。下列思想家与所属流派对应正确的是
①苏格拉底—智者学派 ②芝诺—斯多亚学派 ③商鞅—法家 ④孟子—儒家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①丝绸、宝石、香料等欧亚旧大陆间的有限的奢侈品交易已转变为大规模必需品贸易
②新大陆作为全球性经济体系的原料生产区的地位而存在
③工业革命兴起,三角贸易清晰可见,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
④《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国失去了新大陆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有重大突破的“轴心时代”,同时期的许多杰出思想家,虽然互不知晓,但是他们思考的问题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下列属于在当时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的思想观点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主张顺应自然 ③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④“天理”是世界的本原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子我,我对曰,无违。”子又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见
A.孔子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 |
B.养、敬、无违已成为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 |
C.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 |
D.孝是孔子思想除仁、礼外的又一核心内容 |
“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心理层面的时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形式层面的哲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作为整个精神文化核心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民族精神层面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的影响和变革。”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宗教改革主张“教随国定” |
B.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 |
C.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之光 |
D.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 |
世界贸易在1800-1840年间增加不到两倍,在1850-1870年间,却增加了260%。所有可以买卖的东西都投入了市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金融体系健全 ②工业革命推动
③自由政策影响 ④世界市场拓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德国史纲》写道:教廷的敲榨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路德愤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采用当时进行学术探讨的习惯方式,……从而发出了公开反对罗马教皇的信号。这个“信号”直接改变了
A.罗马教会神权 | B.神职人员权威 |
C.灵魂救赎方式 | D.宗教礼仪程序 |
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土地私有制 | B.坊市制 |
C.重农抑商政策 | D.均田制 |
马丁·路德说,“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益的事,都是善功。”对他的言论理解有误的是
A.反对宗教的束缚 | 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
C.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 D.挑战了教皇权威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