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英国”词条介绍:“英国是19世纪遥遥领先的世界大国和海上霸主,有着当时‘世界工厂’的称号,亦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国家,西方资本主义的倡导者,并且是早期议会民主制度的诞生地,无论在科学技术还是文学艺术水平亦有显著的贡献。”以下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狄更斯发表《大卫·科波菲尔》
③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④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④ |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内容中保甲法作用的评述,正确的是
A.加强对人民控制,增强国防力量 |
B.改变更戌法,提高武将政治地位 |
C.实行兵农合一,保证军粮的供给 |
D.军权更集中,消除割据的经济基础 |
在近代史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把天主教会作为斗争对象,这主要是因为
A.教会是欧洲封建势力的主要代表 |
B.教会势力发展严重损害世俗政权利益 |
C.罗马教会势力的扩张损害各国民族利益 |
D.当时多数西方国家实行政教合一 |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 B.否定基督教 |
C.宣扬《圣经》精神 | D.否定教皇地位 |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
C.墨子的“兼爱”思想 | D.庄子的“齐物”观点 |
《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启发诱导 | B.循序渐进 |
C.因材施教 | D.有教无类 |
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 D.达尔文的进化论 |
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英国的赫伯特(1583—1648)被誉为自然神论之父,其学说在欧洲影响深远。自然神论谴责宗教中的非理性因素,抨击任何形式的有组织的信仰,自然神论提倡信仰的上帝更像一位理性的神。由此看来,自然神论的重要影响是
A.推动欧洲的宗教改革 | B.推动欧洲的启蒙运动 |
C.促使文艺复兴运动进入新阶段 | D.有利于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 B.信仰是否必要 |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
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三者的共性是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 D.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
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③④ |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 B.礼治为先 |
C.立法并重 | D.仁政思想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