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A.主张王霸并用 | B.强调严刑峻法 | C.重视礼义教化 | D.提倡上善若水 |
周文王曾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说明
①当时的统治者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周人开始关注天人关系
③两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④荀子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
A.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环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思想?(6分)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4)你是否同意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5分)
近年来国家软实力一词开始流行,软实力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影响力、感召力,以及国家形象等方面。请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了软实力的重要性,一些思想家和君主反对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的统治模式。请你举两例予以说明。
近代以来世界强国的力量来源
时期 |
国家 |
主要力量来源 |
16世纪 |
西班牙 |
黄金、殖民贸易、雇佣军、王朝来源 |
17世纪 |
荷兰 |
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
18世纪 |
法国 |
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 |
19世纪 |
英国 |
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与信贷、海军、自由主义规范、岛国位置(易于防卫) |
20世纪 |
美国 |
经济规模、科学技术领导地位、位置、军事力量和结盟、全球化文化和自由主义的国际制度 |
21世纪 |
美国 |
技术领导地位、军事和经济规模、软实力、跨国通讯枢纽 |
——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
(2)请阅读上表,按照力量来源对上述强国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简要分析18世纪法国的文化和19世纪英国的工业如何成为力量来源。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的中国,在西方眼里是“极其落后”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断定中国是一个神权政治专制国家,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该学说更加巩固了关于中国处于停滞不变状态的观点,以致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人批驳他。1840—1949年西方流行着对中国的一种看法,即该国的贫困和劣政已达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在欧洲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中国几乎与“现代”、“进步”无关。同时西方担忧船坚炮利唤醒了这头雄狮会给自己带来威胁,巴不得中国一直沉睡下去。冷战时期很少有西方人到中国,对共产党统治的中国作出评估时,主观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故意把中国的缺点放大,“妖魔化”中国。冷战结束至今是世界重新观望中国的阶段,中国全面参与国际社会,把优势和缺陷全部展现给外部世界。西方的共识是,中国是正在崛起中的大国。软实力理论的鼻祖约瑟夫•奈指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威胁美国,并呼吁美国遏制中国软实力的发展。
——摘自孙霞《西方“中国观”的变迁与中国软实力》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西方对中国看法的变化历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漫画不仅蕴藏着“客观”的史实,还能延伸出“主观”的史论。韩国人金正彬、金德镐编绘的《漫画论语》是一部畅销亚洲的国学漫画著作,作者把古文加注释的催眠式阅读改变为通俗又睿智的谐趣式享受,很适合拓展与孔子相关的学习。
归纳漫画信息,并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的思想。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 下图是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于氏坊。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此坊为纪念于氏而立。
(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演变的过程。(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为打开“新风气”借鉴的理论。(8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四反映的现象?(4分)
下图是《孔子周游列国图》和《理想国》封面。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而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 )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 |
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
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 |
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秋战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人性解放时代,思想自由时代。然而被人们忽略的是,这个时代又是大一统思想的成熟阶段,君主专制制度的奠基阶段。正是这个时代的改革运动,催生了秦始皇这样专横强大的专制君主。如果说春秋战国是中国的思想启蒙时代,那么它启的不是民主之蒙、科学之蒙,而是专制之蒙、迷信之蒙。因此,春秋战国时代不是中国上升的开端,而正是中国历史下陷的开始。
——张宏杰《被误读的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史与希腊史对比阅读笔记》
请运用古代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的观点。(要求:观点全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55代为“克”,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从明初至1919年订定的行辈共计50字50辈,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材料二 近几十年来,美国政治生活中,布什家庭影响颇大,其家庭从政至少可追溯四代。布什的曾祖父塞缪尔·P·布什是钢铁石油大亨,曾担任过全美招商协会的会长、胡佛总统的顾问。第一个在政坛站稳脚跟的是布什的爷爷普雷斯科特·布什,他先经商后从政,当联邦参议员多年,结识了艾森豪威尔总统,为后辈从政打下了基础。普雷斯科特之子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先后担任过国会议员、驻联合国大使、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等要职,在里根政府时期连任两届副总统,1989年当上美国总统。时至今日,他的两个儿子又成为美国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长子乔治·沃克·布什的发展轨迹与父亲十分相像。他耶鲁大学毕业后,进入石油业发展,后来担任德克萨斯州州长,后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二儿子杰布·布什连任两届佛罗里达州州长。布什家族的下一代也热衷拓展家族政治版图,老布什的长孙乔治·普雷斯科特·布什是家族的政治传人,被称为“布什总统三世”。
对比材料一、二,提取两项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40分)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三 孔丘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1)分别指出上述三位思想家对儒学的贡献(12分)
(2)对待儒学的发展变化,你作何评价(6分)
材料四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顾颉刚
(3)指出秦汉时对待儒学的政策(4分)
(4)列举汉武帝引诱的具体措施(6分)
(5)说明秦汉对待儒学造成的不同结果(4分)
材料五 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再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孟子
(6)概括出孟子的法制观念(4分)
(7)说明产生孟子这种法制观念的背景(4分)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 ”,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应是
A.Li Er | B.Xun Kuang | C.Zhuang Zhou | D.Meng Ke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哲学的原则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这就意识复归于自己。”
——黑格尔
材料二
材料三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壮者以瑕日修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摘自《孟子·梁惠王上》
由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反对中世纪的思想禁锢而肯定每个人都有自由地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的权利,都有自由地怀疑、探索和思考的权利,因而就有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诞生;由于反对中世纪教会权利和王权专制,确认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必须互相承认并且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因而就有了民主。
——摘自许苏民《人文精神论》
(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4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西欧社会的时代特征。(6分)
(3)据材料三,概述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4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