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同时期的改革都与其时代主题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青黄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争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商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商鞅的重农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实行青苗法的实质。
(3)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
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 D.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
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关于 战国时期的资料,指导教师认为它不能当成原始史料使用。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农业劳动的场景 | B.使用的生产工具 |
C.“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 | D.文字的字体与书写方式 |
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下列哪项是其主要体现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重农抑商 ③法律严酷 ④一定程度上剥削加重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外,还有
A.增加政府收入 | B.提高军队战斗力 |
C.严格控制人民 | D.打击贵族势力 |
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是 ( )
①井田制的瓦解 ②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③新兴地主的出现 ④百家争鸣 ⑤频繁的争霸战争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战国策.秦策一》载:“(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上述言论出自( )
A.没落贵族 | B.立功将士 | C.新兴地主 | D.富裕农民 |
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时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该史家关切的是( )
A.“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 |
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
C.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
D.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 |
世人对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商鞅变法采取了( )
A.奖励军功 | B.奖励耕织 |
C.焚烧诗书 |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最根本的不同是
A.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
B.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 |
C.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
D.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国统治者的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 B.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
C.东方六国君主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改革”时制作了下表,观察下表,选择表述正确的一项( )
名称 |
身份 |
结果 |
备注 |
商鞅变法 |
左庶长 |
成功 |
遭车裂 |
孝文帝改革 |
皇帝 |
成功 |
|
王安石变法 |
参知政事 |
失败 |
遭罢官 |
A.商鞅和孝文帝结局不同,孝文帝流芳百世;商鞅遗臭万年
B.商鞅遭车裂说明改革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C.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王安石官职太小,不足以左右局面
D.商鞅遭车裂、王安石遭罢官说明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
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
C.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
D.轻视教化,主张轻罪重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