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帝执政前期。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太和九年(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还田……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初受田者,男夫一人给田二十亩,种桑五十树,枣五株,榆三根……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认为土地私有制的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土地的私人继承权,二是自由买卖,三是占有地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实行均田制的前提及目的。(6分)
(2)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均田制下露田和桑田的土地性质。(4分)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
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
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3)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由是始议均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人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
材料二 (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即种植)……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北魏孝文帝得以顺利推行均田制的重要前提是什么?
(2)概括材料一、二中授田的主要方法。
(3)均田制的实施对北魏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6分)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指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其主要目的在于( )
A.笼络汉族地主 | B.稳定鲜卑社会 |
C.巩固北魏统治 | D.促进民族融合 |
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
A.商鞅变法 | B.王安石变法 | C.孝文帝改革 | D.张居正改革 |
改革、变法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攫钮(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汉·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 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二十世纪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的全部接受。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材料三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有关?
(2)据材料二,孝文帝对汉文化采取什么态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改革措施。(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移风易俗”的认识。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完颜亮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孝文帝改革相媲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金熙宗(完颜亮的祖父)当政时,关于继续推行奴隶制,还是转向封建制的政治斗争相当激烈。 金朝第四代皇帝完颜亮(1122—1161年)即帝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领域 |
具体内容 |
政治制度的改革 |
废除熙宗及其以前在汉族地区设置的行台尚书省,使政令统一于朝廷;废除权力极大的都元帅府,仿汉制设立枢密院,任命枢密使、枢密副使主管军事;废除中书、门下两省,只设尚书省,主管朝廷政务等。 |
迁都燕京 |
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上京会宁府日益失去了驾驭全国的地位,完颜亮下诏迁都燕京,金朝统治中心由女真故地迁到中原汉人居住地区。 |
社会经济的改革 |
派人到各地拘收原侵官地和荒闲的牧地,授予南迁的女真人耕作,多余的土地允许汉人租佃;印钞铸钱,改革币制:下令印制交钞(纸币),又下令铸造铜钱“正隆通宝”,与旧钱通用。 |
——摘编自《女真族杰出的改革家完颜亮》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完颜亮改革和孝文帝改革的相似举措。
(2)两次改革的相似措施反映了什么历史规律。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 睿 (原姓步六孤) 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 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 (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见下表,孝文帝推行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鲜卑姓 |
拓拔 |
拔拔 |
丘穆陵 |
步六孤 |
贺赖 |
独孤 |
汉姓 |
元 |
长孙 |
穆 |
陆 |
贺 |
刘 |
A. 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B. 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C. 改鲜卑人为汉人 D. 消灭了鲜卑陋习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
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