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3年,传教士利玛窦肩负传播上帝福音的使命来到中国。起初他黑袍西冠,后经友人指点改穿中国服装。20年后,他在寄给欧洲一位教友的信中说:“在这里我们穿中国的服饰,长袖、方巾、长须、束发。……不吃面包,不喝酒,只吃米饭,这种生活我已经习惯了……”利玛窦改变服饰和饮食习惯的主要目的是
A.熟悉东方礼仪文化以便传回西方 | B.利玛窦仰慕中国儒家文化 |
C.害怕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 D.接近中国士大夫便于传教活动 |
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
加尔文的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
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知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段对话的双方最有可能是
A.伏尔泰与法国贵族 | B.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
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 D.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
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1580至1660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
A.仍然缺乏理性精神 | B.科学精神高涨 |
C.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 D.人文精神增强 |
假如你生活在17世纪的欧洲,下列流行语中你不曾听说过的是
A.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 B.知识就是力量 |
C.人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 | D.金钱是一切欢乐的源泉 |
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又有了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
A 人民群众 B 上流社会 C 骑士阶层 D 知识阶层
西欧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
A.为资产阶级夺取了教会的土地财产 | B.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王权 |
C.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统治 | D.促进了欧洲的民族意识 |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
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C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
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 |
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 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
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系 |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不包括
A.摧毁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 B.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 |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 D.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18世纪的欧洲又出现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