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 )
A.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 |
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 |
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 |
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 |
对于宗教改革,甲同学认为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乙同学认为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皇的奴役制,因此新教只是自然科学一时的貌合神离的同路人。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他们根本不了解宗教改革 |
B.甲、乙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宗教改革 |
C.只有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关系 |
D.只有乙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用理性代替了宗教信仰 |
据资料统计: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新教徒占70%,他们认为通过认识自然,人们能够认识上帝,发展科技是对人类有益的工作,能够荣耀上帝、有益于人类。这表明
A.信仰宗教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
B.新教一度成为科研活动的精神动力 |
C.新教是科学家们的思想源泉 |
D.新教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完全一致 |
有历史学家认为:“路德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一个革命家。”路德最终成为“革命家”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改良教会 |
B.路德挑战教皇,建立新教 |
C.路德领导了德国农民战争 |
D.路德改革促使民族国家出现 |
“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 )
A.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
B.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
C.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
D.个人自由解释《圣经》 |
“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心理层面的时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形式层面的哲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作为整个精神文化核心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民族精神层面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的影响和变革。”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宗教改革主张“教随国定” |
B.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 |
C.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之光 |
D.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 |
《德国史纲》写道:教廷的敲榨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路德愤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采用当时进行学术探讨的习惯方式,……从而发出了公开反对罗马教皇的信号。这个“信号”直接改变了
A.罗马教会神权 | B.神职人员权威 |
C.灵魂救赎方式 | D.宗教礼仪程序 |
马丁·路德说,“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益的事,都是善功。”对他的言论理解有误的是
A.反对宗教的束缚 | 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
C.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 D.挑战了教皇权威 |
16世纪,马丁·路德说:“善功不能造就善人,但是善人行善功。邪恶之行不能制造邪恶之人,但是邪恶之人行邪恶之事……善功不是凭借着上帝之言,也不是出自于人的内心,只有信仰与上帝之言才能对人的内心加以改造。”马丁·路德此话的主旨是( )
A.肯定基督教礼拜仪式的作用 |
B.强调善功对于灵魂救赎的意义 |
C.善功是信仰的前提而非结果 |
D.灵魂救赎的关键是自我的信仰 |
德国学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在其著作中论述“文艺复兴的终结”时写道:“为什么130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即哥伦布)和一个德意志人(即马丁•路德)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下列各项表述,能够反映作者观点的是
A.意大利的文艺创作遭到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的扼杀 |
B.此二人是阻断意大利文艺复兴进程的罪人 |
C.意大利因此失去了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的财源 |
D.此二人引导意大利的文艺创作走上邪路 |
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学者推崇古典作用 |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
C.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会进行彻底的改革 |
B.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形式来进行的 |
C.“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
D.宗教改革因教会兜售赎罪券而引发 |
阅读下表,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1601一1700年间英格兰精英人士兴趣取向中宗教与科学所占比例的对比表
项目 |
1601~1605 |
1631~1635 |
1651~1655 |
1696~1700 |
宗教(教士和神学家) |
7.0% |
6.3% |
5.4% |
1.9% |
科学 |
1.7% |
4.6% |
7.0% |
5.2% |
A.放弃宗教信仰的人数增多
B.科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C.宗教改革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D.科学的进步彻底批驳了宗教神学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
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
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写道:“我下了一枚鸡蛋,可路德却孵出了一只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对罗马教廷特权与腐败 | B.嘲讽路德激进的宗教改革 |
C.抨击宗教改革泯灭的人性 | D.赞赏宗教改革的民族意识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