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
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 B.推销“赎罪券” |
C.反对宗教改革 | D.倡导宗教宽容 |
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
B.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 |
C.维护了德国各阶层的利益 |
D.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
1522年,马丁·路德在“致基督教徒贵族的公开信”中提出:每人皆为教士,有权照他个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 B.抨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 |
C.继承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 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
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
A.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会进行彻底的改革 |
B.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形式来进行的 |
C.“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
D.宗教改革因教会兜售赎罪券而引发 |
宗教改革绝非文艺复兴的一部分。它与文艺复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又有共同之处。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是人文主义的产物 | B.对现世事物的认识相同 |
C.倡导者都信封温和和宽容 | D.对人性的认识趋于一致 |
马丁·路德提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的观点。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应严格遵守基督教的仪式 | B.在宗教信仰上应遵循牧师指导 |
C.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 | D.人们应自觉传播基督教的教义 |
下图是反映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图中天平的两端分别是教皇和《圣经》。这副漫画的寓意是
A.人们在教皇与《圣经》之间难以选择 |
B.《圣经》是人们唯一的、最高的信仰 |
C.《圣经》的作用和地位是由教皇决定的 |
D.马丁·路德与教皇争夺在教会中的话语权 |
“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阐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
B.阐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
C.阐述了宗教改革的原因 |
D.阐述了启蒙运动的原因 |
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天主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影响比较大 |
B.“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
C.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唯一途径 |
D.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
欧洲宗教改革理论中,激励人们不断奋发进取,勤劳坚强,不畏艰难和挫折,努力争取成功,使世俗生活本身成为宗教实践,而宗教实践全部融入了世俗生活,基督教的传统美德忍耐、谦恭、虔诚、鄙视钱财等不再被提倡。此理论是
A.因行称义 | B.信仰得救 | C.教随国定 | D.信徒皆为祭司 |
右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幅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
A.16世纪新教的势力超过天主教 |
B.16世纪天主教仍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 |
C.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教合流 |
D.宗教改革 |
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任来惩治奸邪,保护良善的。因此我们应该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他的这段话旨在
A.强调世俗权力大于教会权力 |
B.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 |
C.宣扬教会权威源于世俗权力 |
D.否认教会和神职人员的权威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