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原则的意义在于
A.确立“教随国定”原则 | B.否定天主教会作用及其神学 |
C.维护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 D.使新教取得合法地位 |
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反对天主教会垄断宗教事务的斗争 |
B.是封建主集团内部夺取宗教权力的斗争 |
C.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思想意识形态中的反映 |
D.是资产阶级内部权力之争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利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4)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
结合英国宗教改革,回答下列问题:
①英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是谁?这和德国、瑞士的宗教改革有什么不同?
②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动机何在?
③是什么原因引发了的英国宗教改革?其实质反映了什么?
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又有了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
A 人民群众 B 上流社会 C 骑士阶层 D 知识阶层
西欧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
A.为资产阶级夺取了教会的土地财产 | B.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王权 |
C.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统治 | D.促进了欧洲的民族意识 |
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主张“只要有信仰就可以成为义人”,其实质意义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
C.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
D.为德意志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遵照拜占庭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查士丁尼的命令建造的。作为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堂,圣索菲圣大教堂在拜占庭帝国中起着重要作用,所有的帝王都要在这里加冕。
(1)材料一反映了中世纪欧洲政治的什么特点?(2分)
材料二: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之城),并宣布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造成清真寺,大教堂旁也出现了4座伊斯兰尖塔。(见图)
(2)奥斯曼帝国的政权结构有何特点?请用史实说明。(3分)
(3)从该教堂的历史发展看,对当今不同文明的相处有何启示?(2分)
英国宗教改革中,英王将没收来的天主教修道院的一部分地产在市场上出售,结果都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这表明:( )
①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②英国王权的加强需要资产阶级的支持
③腐败的教会已成为欧洲社会发展障碍 ④西欧各国国王都支持本国的宗教改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进程中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两者的相同点是
A.都反对宗教信仰 | B.都提倡理性王国 |
C.都反对专制王权 | D.都批判封建主义 |
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
A.脱离罗马教皇统一德意志地区 |
B.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 |
C.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 |
D.通过圣经信仰宗教无需通过教皇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