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这一对联反映了
A.金田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 B.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 |
C.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 | D.民主革命任务最终完成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堪称本国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我们能发现它们都( )
A.是与本国的封建专制势力长期斗争的成果 |
B.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
C.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
D.确立了总统制的民主共和政体 |
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学者观点的是( )
A.中华民国是各方力量妥协的成果 |
B.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
C.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 |
D.清末“新政”改革成效不大 |
一份由“上海军政分府”发布的安民告示记载:“……凡我义旗所指,罔不踊跃欢迎;……兹已纷纷归顺,具见敌忾同情;惟愿亲爱同胞,仍各安分营生;洋人生命财产,切勿乘机相侵;转瞬民国成立,人人共享太平。”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
A.义和团民阻击列强侵略 | B.反袁护国运动风起云涌 |
C.清政府的统治面临土崩瓦解 | D.北伐战争进程势如破竹 |
图1和图2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
C.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
B.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
C.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面对“辫发之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 | B.体现了历史的不断进步 |
C.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 D.昭示了国人的文明程度 |
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里的“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主要是指
①青年学生 ②先进的知识分子 ③无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④广大农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北京大学房德邻教授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远远超过1919年五四运动,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结合所学知识,如果支撑该观点成立,那是因为辛亥革命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②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
③在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④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 |
“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2013年3月,李克强在总理答记者会上以此作为开场白。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 称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临时约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颁布时间 |
1787年颁布 |
1911年 |
1954年颁布 |
制定机构 |
国会制定 |
南京临时政府众议院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特 点 |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
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
评 价 |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
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合于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辛亥革命 |
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以下史事,与张之洞的观点一脉相承的是
A.洋务运动 | B.百日维新 |
C.清末新政 | D.预备立宪 |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便在巴黎发表谈话:“中国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但到1912年1月上旬,孙中山在给中华民国联合会的复信中说:“联邦制度于中国将来为不可行,而今日则必赖各省都督有节度之权,然后可战可守。” 1月21日,孙中山在主持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上议决:“议行政方针,主张中央集权。”对上述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应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 |
B.孙中山主张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度 |
C.严峻的国内形势迫使孙中山调整其治国方略 |
D.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专制独裁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