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位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解放战争 |
到1912年,各种政党纷纷建立,各种政纲、政见竞相宣示。据统计,当时政党政团数目高达312个,可谓社团迭现、政党林立,蔚为大观,随即喧闹一时,匆匆画上句号。上述材料意在表明
A.辛亥革命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 B.袁世凯制造“宋案”影响恶劣 |
C.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失败 | D.中国社会结构复杂难以现代化 |
一位法国传教士曾于19世纪的最后十年在华传教,这期间他不可能耳闻目睹的历史事件是( )
A.瓜分中国的狂潮 | B.义和团运动 |
C.中国同盟会成立 | D.反割台斗争 |
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旧官僚投机革命 | B.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
C.反封建不彻底 |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 B.北伐战争 |
C.南昌起义 | D.挺进大别山 |
20世纪初,中国某地方政府曾发布一则告示:“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凡我大汉民族,切勿误会惊疑。”这反映了该地方政府
A.认为汉满矛盾体现为是否剪辫子 | B.对革命持中间立场 |
C.并不积极支持革命 | D.理性、宽容的态度 |
民国成立初期,孙中山认为临时政府要集中权力,总统有实权,才能更好地振兴国家,因而坚持实行总统制共和制。后来为了防止袁世凯独裁专制,孙中山后来又同意把责任内阁写入《临时约法》。从近代宪政精神角度看,这些做法
A.导致整体更换频繁,政局动荡不安 |
B.缺乏妥协精神,不利于争取保守势力 |
C.使宪法工具化,反映了浓厚的人治色彩 |
D.致使政府部门职责混乱,酿成府院之争 |
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主要表明( )
A.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 B.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
C.临时大总统统揽行政权 | D.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制约 |
作为临时国会的参议院,自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成立,中间经一次改选,至1913年4月8日在北京自行解散,在1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开会220次,议决230余案。这一系列会议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 B.是对议会政治的实践 |
C.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 D.核心议题是制定《临时约法》 |
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
据不完全统计,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全国已成立的城市自治公所超过850个,镇自治公所超过530个,乡自治公所在1970个以上。据此可以推论出此时期
A.政府建立了民主制度 |
B.《临时约法》初见成效 |
C.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民主实践活动 |
D.“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初现 |
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B.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 |
C.它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 D.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