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位权威人士对辛亥革命的失败做了生动的描写“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共和政体是“空洞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产阶级并未完全掌握政权,民主制度不能真正实行 |
B.完全搬照美国,不符合中国国情 |
C.帝国主义国家的破坏和阻挠 |
D.君主制度在中国依然存在 |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
C.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 D.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这一地点应该是 ( )
A.广东广州 | B.江苏南京 | C.日本东京 | D.湖北武昌 |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变,同时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这主要是指
A.推翻了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B.瓦解自然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
C.推翻了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 |
D.结束了封建制度,传播了民主政治 |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 D.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
C.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
下列对下边所示“同盟会党员证”的释读,不准确的是
A.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
B.所使用的“庚戌年”为公元1910年 |
C.属于直接史料,对辛亥革命研究有较高的价值 |
D.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后,同盟会会员不断扩大的史实 |
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 | B.1901~1911 | C.1912~1927 | D.1928~1937 |
1911年11月2日《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据此可知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是 ( )
A.能够调和矛盾,建立君主立宪 | B.可以挽救危亡,实现民主共和 |
C.可以取悦外国,获得支持协助 | D.能够打击满族,消除满汉矛盾 |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并指出:“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据此概括孙中山辞职的原因不包括
A.履行对袁世凯的承诺 | B.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 |
C.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 | D.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
辛亥革命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国家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国家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 |
B.资本主义国家不赞成暴力革命的方式; |
C.资本主义国家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
D.资本主义国家找到袁世凯作为其在华的代理人; |
190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诞生。它就是
A.兴中会 | B.华兴会 |
C.同盟会 | D.光复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