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敭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 B.清末舆论界支持革命 |
C.巡抚张曾敭徇私枉法 |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到,亦未可知也。”这则日记应写于
A.洋务运动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五四运动之后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
①确立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②实行总统制
③宪法由国会制定④国民一律平等,国家保护国民的合法权利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 |
下图为创作并发表于1912年的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副题为“大人老爷所用”,描绘清王朝宫廷所用之各种物品被送进了“博物院”,而成为“最新陈列品”。这反映了作者( )
①期待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受到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③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④封建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
B.联合其它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
C.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
美国学者周锡瑞指出,辛亥革命后,“任官举职,权柄恒不自上。往往司长所辟除者,地方人民辄投函或径谒司长,要求更易,甚至已易数人不能决”。这种现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
A.民国政府行政效率较低下 |
B.民众民主共和意识得到提高 |
C.公众对政治生活关注增强 |
D.地方政府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甲);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乙),题干中甲乙两处的内容很可能( )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民国与清朝 |
B.戊戌变法取代取代洋务运动、“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 |
C.民国取代清朝、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
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
民国初年,河南人白朗率领农民起义,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1913年二次革命前后,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起义军改称“公民讨贼军”。1914年,白朗起义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失败。据此,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白朗起义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其实质是维护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白朗起义的发生,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
C.从白朗起义来看,革命党人已经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D.白朗起义反映了民国初年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
右图所示纪念徽章上的主要文字是“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图案是五色旗和十八星旗。该徽章纪念的起义爆发于( )
A.广州 | B.南京 | C.南昌 | D.武昌 |
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 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
A.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 |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
D.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教育的核心 |
辛亥革命后,“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台湾学者张玉法初步统计,民初出现的政党与政党性组织共312个。各政党相互竞争,形成了竞争性政党政治的格局。这种现象出现表明( )
A.封建帝制退出历史舞台 | B.民众民主意识普遍提高 |
C.民主意识的组织化倾向 | D.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成熟 |
20世纪初,陈独秀在其文章中写道:“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国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他写这篇文章的主要背景是( )
A.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
B.辛亥革命的失败 |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
D.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
1901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 |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
C.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
D.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