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宣言、论断的出现通常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以下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停战内战,一致抗日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④③ | B.④②③① |
C.②①④③ | D.②④①③ |
下图为民国元年(1912年)中国银行发行的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的五元兑换券(正面),兑换券上的图像人物应是 ( )
A.孙中山 | B.袁世凯 |
C.孔子 | D.黄帝 |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该学者的观点肯定了民国政府( )
A.推崇尊孔复古 | B.完善代议制民主 |
C.加强中央权力 | D.颁布《临时约法》 |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
下图是漫画家钱病鹤发表在1917年《民国日报》上的新闻漫画:《国人皆曰可杀》,该漫画抨击的是( )
A.袁世凯称帝 | B.张勋复辟 |
C.府院之争 | D.段祺瑞专权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
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民国初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为捍卫阶级利益,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保国会的成立推动预备立宪运动的出现 |
B.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
C.国民党为反对袁世凯专制发动二次革命 |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北伐战争开始 |
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中说,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而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下列最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 B.“创立民国” |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D.“天下为公” |
辛亥革命与新中国的成立被称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巨变。这两次巨变共同见证了中国
A.社会性质的改变 | B.君主专制的结束 |
C.中华民族的独立 | D.现代化历程的进展 |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哪些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的中国各报刊上(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新政 |
B.民国、孙文、共和、三权分立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
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A.正好相反 | B.完全相同 |
C.部分相似 | D.三者同步 |
下图是1912年3月英国伦敦画报上刊载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中国人不仅剪掉了辫子,而且还戴上法国大革命时期象征自由的“自由帽”。由此漫画可知
A.中国民众获得了民主与自由 |
B.清政府被迫顺应了民主潮流 |
C.辛亥革命得到了西方的支持 |
D.中国民主革命引起了英国人的关注 |
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
A.鸦片战争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