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学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有如下表述:“思想界大飓风”,“欢呼三贼罢官”,“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旗为五色,民众笑开颜”。以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 |
B.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对峙、国共合作 |
D.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国共合作、战略转折 |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三次历史性变化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香港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④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12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这主要是因为它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B.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 |
C.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 D.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成果有
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②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③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史学界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A.彻底废除旧制度 | B.民主和科学 |
C.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D.民主和共和 |
“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A.消灭私有制的科学社会主义 |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
章炳麟,原字枚叔,因敬慕顾炎武(名绛)、黄宗羲(字太冲),改名为绛,号太炎。胡汉民原名衍鸿,参加革命后改名汉民,表示自己是堂堂大汉之民。蔡元培本字鹤卿,后改字孑民,表示为炎黄的孑遗之民。这些辛亥革命志士的改名情况反映了当时的思潮之一是
A.排满兴汉 | B.实业救国 | C.民主共和 | D.自由平等 |
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了
A.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
C.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 |
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不包括
A.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 | B.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D.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
孙中山说:“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故此成不平等的世界。……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孙中山为了解决土地问题提出了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社会主义 |
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中华民国
①提倡男女平等 ②采纳了《新青年》的观点
③倡导女子关心国事 ④强调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这是因为它
A.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 |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
C.从理论上解决了政权的政体问题 |
D.体现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要求 |
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1921年创作)中,描写了他见到童年的小伙伴闰土。闰土在谈到他的生活时说:“非常难。第6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这一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后的我国农村( )
①军阀割据,战乱不息 ② 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困苦
③ 苛捐杂税繁多,农民入不敷出 ④ 自然经济完全破产,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右图是“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所纪念的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
(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B.结束了列强利用代理人统治中国的局面 |
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促进了政治民主化 |
D.证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中国行不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