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
(1)依据材料一,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
(3)国共前两次合作以破裂而结束,各带来什么严重后果?(4分)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1)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两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历程。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16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都在不断的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
——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
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看下列三幅图片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然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材料二中“界碑” 、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4)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帝逊位诏书》全文如下: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谴员与民军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徙以国体一旦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公权公之全国,立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今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措,海宇义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材料二“关于民元孙中山让位的历史问题.以往学界大都认为这是孙中山不能坚持斗争,屈服于袁世凯的表现,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标志;或把袁世凯看作一个玩弄权术,坐享其成者,轻易就将革命党人的政权骗到手,是个十足的大赢家;帝国主义、立宪派就只有破坏革命,站在衰世凯的一边,帮其夺权。这不无一定道理,但都忽略一些重要的事实孙中山那么容易上衰世凯的当,袁世凯是不是无条件的获得大总统,帝国主义、立宪派有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在澄清这些事实之后,自然发现,民元孙中山让位,既不是革命党人的完全失败,也不是袁世凯的大获全胜,又不是帝国主义、立宪派的无利可图,而是一个共赢的结果,
—丁健《民元孙中山让位的共赢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出台的原因并作简要评价。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民元孙中山让位…是一个共赢的结果”?
(3)民国初年的两次逊位反映了辛亥革命有何显著特点?
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也是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郭世佑《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文录》
材料三 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立宪时刻》
材料四 “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的一些认识。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
(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同意这一论断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文革”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史观?并说明影响史学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美国梦之前,大抵无数人有过“中国梦”。中国美梦,就是做皇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传统政治——皇帝独裁。不过,如果你想做一个独裁者的美梦,我建议你把梦境放在明清两朝。
—--—《潇湘晨报·辛亥革命100年启示录》
材料二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徒、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1)材料一提到的“美国梦”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你想做一个独裁者的美梦,我建议你把梦境放在明清两朝”?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有何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段祺瑞后半生的主要经历:
1912年初,领衔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时,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
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辞职赴西山养病。袁世凯洪宪帝制时,表示反对。袁世凯死后,继续任总理。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
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祺瑞誓师镇压。
1918年徐世昌当选为大总统,段祺瑞宣布下野,在幕后操纵政权。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锟,请段祺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
1926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9日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往来。
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
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段临终遗言有“八勿”,即:“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摘编自好搜百科
(1)段祺瑞与许许多多历史人物一样具有复杂的多面性,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段祺瑞的临终遗言。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时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
-----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结合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三例史实,就史实体现的妥协或妥协精神予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70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们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评价是否正确?你是如何理解的?
(2)材料二中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这种“历史变革”表现在哪些方面?
(3)辛亥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具体包括哪些有利条件?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历史上看,一场革命中,推翻旧政权的过程越是艰难,需要的时间越长,对革命后新政权的建设往往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形成一支可以作为新政权基础的强大军队,也会造就一个较为成熟的领袖集团。在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具有相当的威望,但作用主要是象征性的,并没有参与多少实际的策划、组织和指挥工作。孙中山的大部分革命活动是在海外进行的,包括宣传革命和筹措革命经费。为克服新政权的权力与权威危机上所表现的无能为力状态,孙中山不得不将最高权力交给袁世凯。
——摘编自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孙中山为推进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 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
材料二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
材料三 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组织形式、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新发展。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1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哪努力?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材料二 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须有国务员副署,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同时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内容
材料三 孙中山明令废除清朝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式礼节,代之以鞠躬、脱帽、握手之礼;书信落款中的“顿首”、“再拜”及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谓,以新式名词代替;过去常用的大人.老爷之称均被革除。他要求民间称呼官员均学习西洋或东洋,称为“先生”或“君”。
——据《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司厅称呼文》等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和旗袍开始流行……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的妇女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
材料五: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社会革命主要内容是什么?具体办法是什么?
(2)材料二确立了什么政体?概述材料二颁布的重大意义。
(3)材料三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材料三、四反映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4)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0年为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而亲手创办的纪念性、示范性学校,为了维护中华民国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在这之前,孙中山先生进行了哪些努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段祺瑞后半生的主要经历:
1912年初,领衔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时,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
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辞职赴西山养病。袁世凯洪宪帝制时,表示反对。袁世凯死后,继续任总理。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
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祺瑞誓师镇压。
1918年徐世昌当选为大总统,段祺瑞宣布下野,在幕后操纵政权。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锟,请段祺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
1926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9日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往来。
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
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段临终遗言有“八勿”,即:“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摘编自好搜百科
(1)段祺瑞与许许多多历史人物一样具有复杂的多面性,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段祺瑞的临终遗言。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