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高中历史

据统计,九一八事件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在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在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投资有80%、工业投资有67.1%。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C.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D.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的企业家们在中国企业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 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的感叹,所以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
——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著《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
材料二 (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
材料三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认为:“如果你想做企业家,想把企业做大,那就该去解决社会问题。”“事实上我觉得每一次的成功,都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中国经济的发展”。阿里巴巴的发展吻合了新商业文明的特征…… 2010年3月,淘宝网对外宣布,向全球开放淘宝数据,让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与之共享其海量原始数据。
——习美、李绍钻编著《马云教你创业赚大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永利铔厂的历史贡献。结合所学分析该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概括“新商业文明”的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国内经济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以来的企业家践行的共同核心价值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8年8月国民党通过货币改革方案,决定中央银行发行总额定为20亿元的金圆券。至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6月更增至130万亿元。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但仍不足以应付物价飞涨之需。由此可以看出(       )

A.民族资产阶级加紧对国民财富的搜刮
B.美国对华商品输出刺激了中国市场繁荣
C.货币大量增发最终导致金融混乱,市场崩溃
D.这种货币改革导致当时中国经济出现“过热”迹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营的最大工业棉纱业和面粉业都衰退了,1947年棉纱产量只有1936年的66.2%,面粉产量比战前跌落一半。两者均受原料不足的影响,棉纱又受官营厂的排挤,面粉则又受美麦、美面的冲击。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
①美国商品的涌入              ②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③官僚资本的压迫              ④日本的侵略破坏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表:1936年中日GDP比较。从表格我们可以得知(    )

国家
GDP总值(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中国
19.5
      4~14
日本
69
       85

A.人口多少影响国家GDP总值 
B.中日经济差距影响了抗战胜负情况
C.此表反映了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差异
D.中国人权得不到保障,社会差距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
C.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 >F1的情况出现于(  )

A.甲午战争后的初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D.解放战争期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国民政府某一时期发行的一套纸币的面值之一。该套纸币的发行

A.推动了国统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B.造成中国对外贸易严重入超
C.使中国自然经济走向完全解体
D.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材料二   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事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
(1)根据材料一,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    )

A.偿还大量外债 B.贪污腐化成风
C.军费开支巨大 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2年,深受传统自由主义经济影响的章乃器不断批评国民政府:“不要盲目的借用凯恩斯理论,凯氏理论是死板和机械的,用在产业落后的中国更加是时地不宜。”章乃器提出此批评的背景不包括(   )

A.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衰落
B.凯恩斯主义理论被各国普遍采用
C.国统区国营资本的不断膨胀
D.中国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
B
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
都是官办企业
C
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
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
D
《民报》和《新学伪经考》
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表: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
16%
4.4%
7.3%
1942
58%
78%
49%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 )
①此现象的出现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
②表明西南西北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③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
④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图表所示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 3%
1942年
58%
78%
49%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官僚资本的膨胀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