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建设上的创举
高中历史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首著名的《国际歌》是为纪念巴黎公社而谱写的。对于巴黎公社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巴黎公社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B.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巴黎公社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欧洲大陆……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这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20年代的党纲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资产阶级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中共七大指出)新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旧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也不可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应该是一个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各革命阶级民主联盟的国家,即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9分)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依靠的力量和革命目标的认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初以来,汉承秦制,丞相权力很大。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功劳很大的萧何、曹参为丞相,丞相威望极盛一时。汉景帝时,窦太后希望封王信为侯,汉景帝表示:“请得与丞相计之”。于是与周亚夫商议,周亚夫以刘邦“非有功,不得侯”的约定予以拒绝。汉武帝幼年继位,丞相把握行政大权。《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汉武帝初年,窦婴任相,一次奏事,座谈尽日荐举升迁官员,严重侵犯了皇帝用人权。汉武帝内心不满,说,你举荐完了吗?我要举荐了。丞相又请求占用少府之地扩建宅第,汉武帝愤怒说道,你为何不占武库之地呢?
材料二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
材料三 公社规定所有行政人员都可以随时撤换。为了防止国家变质,巴黎公社还成立调查委员会以监督公社委员。为了防止高级岗位像以前那样成为政客们攫取钱财的肥缺,公社规定最高工资为每年6000法郎,也就是一个优秀工人的收入。公社希望通过取消特权来防止人们的腐化。马克思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汉武帝时针对丞相权力过大的事实,采取了什么办法来削弱丞相权力?
(2)据材料三,美国“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是指什么?有人说英国在权力制约上的做法对美国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请问17世纪末的英国是怎样实现对国王权力制约的?
(3)据材料三,巴黎公社通过哪些手段来约束公务员的权力?尽管公社创作性的采用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绝然不同的管理手段,但依然不能避免其失败的命运,其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就欧洲所有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警察,都为神圣地驱除这个幽灵而联合起来了。”这是《共产党宣言》开篇的一段话。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幽灵在不断地奏出一曲曲凯歌的同时,也面临着历史的严峻考验。尽管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它仍然在探索中继续发展。
材料二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但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都失败了。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到“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幽灵”是指什么?将其由理想变为现实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3)十月革命的发生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关系?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俄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4)中国的新民主革命和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道路有什么不同?
(5)中国和俄国的革命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是都取得了成功。 说明了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市民(即城市居民)群体采取的影响社会的行为,构成市民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晚明农民运动掀起的前夕,大规模的城市民变已在全国各处展开。这些民变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手工业最发达地区的苏州、松江、杭州、江宁、常熟、景德镇,也见之于武汉、临清、福州、广州各地。……这些民变的矛头,主要是对着当时朝廷所派至各地横征暴敛的矿监税使。
——刘石吉《近代城镇手艺工人抗议形态的演变》
(1)据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时期城市民变的原因。
材料二:在中世纪城市建立前期,其统治权力常常被带有一定封建性质的城市贵族所把持。……贵族的独裁终于激怒了市民群众,他们开始组织起自己的团体,选出领导人和草拟有关章程,开始进行反抗斗争。从十三世纪起,……西方工商业者积极夺取城市的有关管理权力,最终执掌城市的政权,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的城市民主共和政体的雏形。
——摘编自杨师群《反思与比较: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历史差距》
(2)据材料二,概括13世纪西方市民运动的特点,分析这一时期市民运动对欧洲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色当战役后,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并向巴黎推进。巴黎无产阶级表现了极大的抗战热情,约20万巴黎工人和小资产被武装起来了。新建的无产者营是抗击普鲁士侵略和实现巴黎公社革命的主力军。巴黎人民的组织程度也迅速提高,共同选出一个领导机构——20区中央委员会,它成为巴黎人民斗争的领导核心。……1871年3月18日,起义者开始向巴黎市中心推进,很快便占领了陆军部、警察局、市政厅和其他政府机关。……3月26日,巴黎举行了公社选举,当选的公社委员共86人。……3月28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和约中将关于中国北部省份山东实际变为日本殖民地的条款激怒了学生。……6月5日,北京大规模逮捕学生的消息传到上海,有6万名工人举行了罢工,各商店随之关门,全城陷入瘫痪。首先受影响的是日属棉纺织厂,但工人罢工不久便涉及到造船、市政、印刷、烟草、运输等行业。这个中国最大工业城市为期5天的瘫痪迫使北京政权对为期一个月、僵持不下的学生抗议行动作出让步,政府作了公开道歉,释放了被捕学生,解除了3位与巴黎和会有关的官员的职务,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
——[美]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
(3)据材料三、四,指出巴黎市民运动与五四运动在背景、过程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市民运动出现不同的主要原因。
(4)据上述材料,归纳历次市民运动的类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材料二中所指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通过自我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作者的此观点说明了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 分)2014 年是中法建交50 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从3 月25日起,对法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法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材料一  1870 年7 月14 日,俾斯麦发表了挑战性的“埃姆斯电报”,触怒了法国政府。7 月19 日,法国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军接连败北。9 月2 日,拿破仑三世亲率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投降。1871 年1 月28 日,巴黎失陷,两国签订停战协定。2 月26 日,双方在凡尔赛签订初步和约。5 月10 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和约。
(1)材料所述的战争激化了法国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从而引发了法国国内的什么革命?试分析这场革命失败的原因。(10 分)
材料二 法国人推崇理性的力量,他们相信理性可以设计周全的制度,大众只要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就可以实现人们美好的制度愿景。因此,在法国充斥各种理念,与之相对的是各种固执己见的政治派别。但理性是有限的,这些不同的派别也仅仅代表特殊团体的利益。任何一派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理念,因此,任何一派建立的政治制度都不可能长久稳定存在。
——肖艳银《从历史看法国政治制度演变特点》
(2)法国仅以一票多数赢得了共和体制,说明当时共和派以外的哪种政治势力也很强大?这一历史特点在1875 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理性主义对法国政治文明的积极影响。(10 分)
材料三 (昆明火车站暴恐案发生后)有些西方媒体却罔顾最基本的新闻准则,在报道中态度暧昧,居心叵测,别有用心。比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报道中将恐怖分子打上引号;美联社在相关报道中加上中国“官方所称的恐怖分子”这一前缀;《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及路透社等媒体将恐怖分子称为“攻击者”“激进分子”等。英国广播公司(BBC)不仅将“暴力、恐怖、袭击”三个词加上引号,而且还强调其所引用的中国官方报道“未经证实”。更有甚者,美联社在选择性引用某受访者的话时,竟声称“应让维吾尔人独立”。
(3)某些在反恐和人权问题上叫得最响的西方国家对恐怖主义行为奉行“双重标准”,从长远来看必将引火烧身、自食其果,这一深刻教训是为历史所证明的。试以法国的相关史实说明。(6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激进与保守如影随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说来,激进主义对现存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怀有强烈的不满,对现存社会制度抱有彻底的否定态度,急切地希望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急剧和即时的改变。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其特色为重视已建立之体制并试图加以维护,并且尊重传统,视传统为不同时代所累积的智慧结晶。
——据百度·百科
材料二: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如下“共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有一个近乎规律的“怪圈”:许多曾经激进的思想斗士,后来却“倒退”成为“保守”力量的中坚。在中西文化关系方面,一度鼓吹学习西方的积极分子,甚至完全由西方文化培育出来的饱学之士,后来都在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下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历史的怪圈”在康有为、严复、辜鸿铭的思想进程中都有鲜明的显现。
——据《破解历史的“怪圈” ——康有为、严复、辜鸿铭合论》
(1)列举孔子、老子思想中的“保守” 主张。
(2)19世纪70年代法国工人的激进之举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历史背景。
(3)有人认为列宁是一位激进的保守主义者。你是否同意这种观念?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4)材料二中提到的 “历史的怪圈”,其实是对康有为等人的误解。对此,你如何加以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的社会根源是

A.没有找到合适国情的革命道路 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
C.资本主义向前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主流 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职员的工资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等等。巴黎公社的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②人民民主③人民公仆④工农联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
材料一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 民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 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这次革命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而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的行动。它不是为 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 的凶恶机器本身而进行的革命。它不是阶级统治的行政权形式和议会形式之间所进行的无谓 的斗争,而是同时对这两种形式进行的反抗,这两种形式是互为补充的,议会形式只是行政权用以骗人的附属物而已。公社将由各区选出的市代表组成,这些市代表由全民投票选出,对选举者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它将不是议会式的,而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机关。警官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而将成为公社的勤务员,像所有其他行政部门的公务员一样由公社任命,而且随时可以撤换;一切公务人员像公社委员一样,都只应领取相当工人的薪金。法官也将由选举产生,随时可以撤换,并且对选举者负责。一切有关社会生活事物的创议权归公社。总之,一切社会公职,包括原属于中央政府的少数几项职务,都将由公社派出的人员执行,从而也都是处在公社的监督之下。
——节选自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1)据材料概括巴黎公社的主要特点。(8分)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评价巴黎公社的政权建设。(7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等。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三 废除警察、军队(以普遍的人民武装代替常备军)和官吏。一切官吏应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国内的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国家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
——《列宁选集》
回答:
(1)  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与俄国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  材料二中恩格斯所说“错误的”“想法”指什么?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有哪些主要的进步之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认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列宁认为革命的胜利与否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B.列宁认为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C.列宁认为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D.列宁的总结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实践了“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者”这一观点的重大事件是

A.巴黎公社革命 B.第一国际成立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建设上的创举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