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高中历史

下图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
B.揭示了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
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文登市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的最初几年内,有一些典型文章发表,如《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等论文都以为“欧洲已灭亡”。这些发表的文章()

A.成功预见了二战后欧洲的发展
B.是基于二战对欧洲国家的负面影响
C.体现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确立
D.说明了欧洲国家整体上已落后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3月l2日美国总统致国会的咨文:“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促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为此,美国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推行杜鲁门主义
C.组建北约集团 D.实行“星球大战计划”
来源:2015届福建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 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回顾这段历史,日本政府将其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雨35年”。 从战后的国际形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该是指()

A.在冷战背景下,日本成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
B.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欧洲重建
C.在中朝相继独立后,反共阵营的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
D.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扶植日本以抗衡社会主义国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美国为此采取的对策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改善中美关系
C.建立北约 D.实施马歇尔计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在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美苏两国均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
B.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
C.战后科技革命使物质财富极大增长
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在马歇尔计划实行的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截至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统计数据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

A.变西欧为其商品市场 B.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
C.恢复西欧社会经济 D.控制欧洲对抗苏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如强调大国合作、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时将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包括苏联控制的地盘)、确保国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材料表明()

A.美国积极推行主宰世界的世界主义方针
B.苏联力求巩固胜利果实,保障国家安全
C.美苏积极谋求扩大本国实力和世界地位
D.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战后历史发展的必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政治格局所取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  )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建立经互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至1950年,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两国6.57亿美元。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援华法案》,决定援助中国国民政府4.36亿美元。这两个事件

A.实现了美国的战略意图 B.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C.帮助受援国恢复了经济 D.是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来源:2016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12月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冷战”是其双方的主要形式,其中能成为两极格局形成标志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北约与华约对峙
C.马歇尔计划 D.古巴导弹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二战后苏联某画家创作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A.反映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对立
B.揭示出欧洲援助计划的本质
C.彰显了美国的人道主义精神
D.讽刺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来源:2016届河南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苏联解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成立“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对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进行禁运。这表明

A.世界经济危机仍在延续 B.冷战涉及到国际贸易领域
C.冷战有助维护世界和平 D.冷战导致经济全球化倒退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历】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