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
B.体现了有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发展 |
C.体现了教育领域中的“改革开放” |
D.体现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
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口号按提出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
②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①④③ | B.②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③ |
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笫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
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
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 |
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
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以下表格反映的是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数的国际比较,这个表中的数据体现了( )
国家 |
1950 |
1973 |
1992 |
中国 |
1.60 |
4.09 |
8.50 |
印度 |
1.35 |
2.60 |
5.55 |
日本 |
9.11 |
12.09 |
14.86 |
英国 |
10.84 |
11.66 |
14.09 |
美国 |
11.27 |
14.58 |
18.04 |
A.教育发展是经济发达的基础
B.发展中国家原有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C.大学教育普及率的提升是20世纪国际教育共同成就
D.中国教育总体提升速度较快,但大学教育尚未普及
高考作文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下面资料选自历年优秀高考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 )
A.“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 |
B.“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 |
C.“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 |
D.“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 |
1953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明确了由新设立的中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规定,综合性大学以及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这些决定反映了( )
A.高等教育变革符合当时经济建设需要 |
B.当时政治环境推动了教育体制变革 |
C.领导个人喜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
D.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 |
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下列有关历史史实的先后排序应该是
①《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
②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
③“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③①④ | D.④③②① |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此后十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A.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 |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
C.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 D.培育出水稻 “南优二号” |
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 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 |
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 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
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 | B.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
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
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
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
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
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
“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
A.学风淡化 |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
C.价值观扭曲 | D.科学发展滞后 |
《夫妻识字歌》唱道:“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这段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我国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的材料所体现的教育方针属于(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毛泽东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批示 |
C.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从媒体公布的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总理的简历中了解到,他从合肥八中毕业后,参加了“文革”后第一次高考,并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其时代背景是( )
A.邓小平复出后力抓教育工作 | B.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
C.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学生报考资格的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这则材料的历史背景是
A.平反昭雪工作已在全国展开 | B.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局面结束 |
C.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 | D.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