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复出后,在教育工作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为教育战线全面拔乱反正
②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③组织编写新教材
④启动“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均正确 |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
C.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
D.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有
①实施“教育大革命”
②恢复高考制度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海闻,男,浙江杭州人,1952年8月出生 , 1969在黑龙江虎林县红卫公社下乡, 1982成为北京大学经济系学生,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1年 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系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开始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该教授履历反映了
A.“文化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
B.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 |
2001年,中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具有
A.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B.历史性作用
C.统筹性作用
D.阶段性作用
2009年国防科大研制“天河一号”计算机成功,2010年该计算机运算达到每秒2507万亿次,成为世界上运算最快的电脑。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国家战略是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 |
B.科教兴国战略 |
C.可持续发展战略 |
D.西部大开发战略 |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
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入场:考生年龄参差不齐,很多考生已三十六七岁 |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山东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该表是《论语》中记载的孔子教育言论。
“有教无类。”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
“当仁不让于师。” |
(1)表格中的言论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教育主张?
材料二 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省立大学堂,于1901年在济南泺源书院创办。《山东大学堂章程》规定:“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要通解经史,文理明顺。”第一批招收学生300人,聘请中西教习50余人(该图为“山东大学堂西学教习合影”)。课程设置除经史子集外,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等20多门。学堂在建校14年中,共培养毕业生770人,选送欧美和日本留学有59人。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山东大学堂体现了怎样的办学特色?大学堂的创办有何深远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该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山东教育的相关信息。
|
学校数(单位:所) |
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
||||
小学 |
中学 |
高等学校 |
小学 |
中学 |
高等学校 |
|
1949年 |
27476 |
66 |
41 |
193 |
3.89 |
1.77 |
1998年 |
34480 |
4635 |
303(含民办高校) |
951 |
571.5 |
51.4 |
(3)据表格中的数据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教育的主要变化。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A.就越多发展需要超前性 |
B.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
D.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
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A.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
B.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
C.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南方都市报》在“广东高考三十年状元系列报道”中介绍了1978年广东高考状元余乃明。1966年他毕业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同年6月 “文化大革命”开始,高考取消。1968年他下放到东莞桥头插队,插队期间,他仍然坚持学习。1977年恢复高考,他因家庭成分不好而高分落榜。1978年再次参加高考,成为高考状元,但仍然受困于政审问题,所报考学校未敢录取,后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在广东实验中学任教,成为广东教育的骨干力量。从余乃明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文革严重破坏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大批青少年失去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②1977年恢复高考为一代人提供了人生转折和发展的机遇
③文革结束后,错误的思想路线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④个人奋斗在成才之路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此规定出自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未成年人保护法》 |
D.《教师法》 |
党和政府重视科技、教育发展,依次排列以下历史事件
①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②中共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④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
A.①③④② | B.②③①④ | C.③①④② | D.④③②①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