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
高中历史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

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 B.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
C.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各地行礼自为风气,或仍沿前清旧习,或滥用缛节繁文、新旧庞杂、漫无标准为由,准备核定颁布《婚礼草案》,其中心是:矫正奢侈,消弭诈伪,破除迷信,提倡质朴,并酌情采纳旧的礼仪制度中的可用部分。该《婚礼草案》(    )

A.表明婚姻关系纳入到法制轨道 B.是新旧婚俗调和的产物
C.消除了新旧婚制间的尖锐冲突 D.抛弃了旧式婚礼的程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中国近代思潮的主流,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表达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立存在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几种思潮并存,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传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古代,“国学”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近代以来,国学的含义发生变化,指的是“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立者也。”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大盛于20世纪20年代。国学的兴起与大盛从侧面反映了

A.传统华夷观念的固化 B.“中体西用”思想的延续
C.近代化道路受到质疑 D.对向西方学习的反思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以奴隶为财产的市民国家,中世纪以农奴为财产的封建诸侯国家,近代以劳动者为财产的资本家国家,都是所有者的国家。这种国家的政治、法律,都是掠夺的工具。”持上述观点的应当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孙中山 D.康有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并没有阻挡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学习”的步伐,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仅仅进行政治革命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思想革命。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直接目的在于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倡导民主与科学
C.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 D.传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

A.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
B.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
C.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D.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

A.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