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复辟与尊孔》一文中说“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委人强欲以不适于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材料表明陈独秀
A.否定儒学教条主义但不反对儒学本身 |
B.对东西方文化持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 |
C.主张弘扬儒家文化中的治国治世之道 |
D.倡导文明进化必须全盘否定儒家文化 |
《天演论》问世以后,“天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很快充斥报纸刊物。有的学校以《天演论》为教材,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 | B.严复的译笔古雅耐读 |
C.维新思想家的宣传推介 | D.书中的思想足以警世 |
“儒教之所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持有此主张的是
A.李贽 | B.林则徐 |
C.张之洞 | D.梁启超 |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下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A.“遗其体而求其用” |
B.“然欲自强 必先理财” |
C.“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橹” |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
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
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
下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陷入低潮 |
B.b: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C.c:魏晋南北朝隋唐道佛发展,儒学受冲击 |
D.d:明末清初思想批判的推动,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一学者做过如下评价“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
A.李贽 | B.王夫之 |
C.黄宗羲 | D.顾炎武 |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科考功名的需要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元朝的高压统治 | D.国家政策的影响 |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
B.希望人们放弃功名利禄 |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
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 |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壮大 |
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
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 |
B.“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 |
C.“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区别 |
D.“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 |
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A.秦朝 | B.汉朝 |
C.唐朝 | D.宋朝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 B.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
C.趋向“三教合一” | D.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
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航海业的发展 | B.有利于希腊向海外发展 |
C.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