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1960 年,由伊拉克出面邀请了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委内瑞拉四国到巴格达举行石油生产国会议,商谈对一些西方国家一再单方面降低油价、严重损害了石油输出国的利益的问题采取对策,成立该组织。后来又有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厄瓜多尔等八国陆续加入遥70年代以来,该组织的石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辞书
材料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斗争列举:“1971年欧佩克与西方石油公司在德黑兰举行会
谈,签订《德黑兰协定》,把石油开采税率从50%增加到55%,打破了西方石油财团单方面制定标价的特权。”“为补偿美元贬值造成的损失,1973 年欧佩克与西方石油公司进行了三个多月的谈判,达成了提高原油价格标准11.9%的协议。”1973 年10 月中东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叙及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战争。战争使阿拉伯国家收复了部分被侵占的领土)爆发,此间欧佩克决定立即对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后又对美国等五国实行石油禁运,为此立即减少各成员国的石油产量,并两度
大幅度提高油价,第一次提价70%,第二次提价124%,这次石油斗争成为1974 年到1975年西方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诱因。
——高校的《世界现代史》教材
材料三: 到80 年代后期,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分化瓦解,石油输出国组织出现裂痕。作为海湾首富的科威特由于和伊拉克等邻国的诸多矛盾而率先背弃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价格同盟”,单方面与西方国家进行石油贸易。伊拉克在多方交涉甚至发出各种威胁无效之后,加上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的扩张欲望,竟贸然出兵占领科威特,阿拉伯世界因此公开分裂为两大阵营遥在苏联解体,美国急欲复圆“独霸梦”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纠合“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阿拉伯世界更加四分五裂。
——《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看,石油输出国组织进行斗争的手段有哪些?这些斗争有什么意义?
(2)依据材料三,分析80 年代后期石油输出国组织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或组织要想求得发展袁应注意哪些问题?
变式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9 年出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到1930年初就波及英国。到1932 年夏秋之际,英国的危机达到了最严重的地步。1931 年至1932年,失业工人达300多万,占全部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危机对英国农业的打击较为严重,1930——1932 年间,农产品价格下降34%,致使农业生产严重缩减。危机对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英国外贸打击也很沉重,出口贸易锐减,国际收支在历史上首次出现逆差。到1931 年国际收支逆差已达一亿英镑,英镑
的金融稳定地位受到猛烈震荡。
材料二:在危机面前,政府决定紧缩开支,削减社会保险,增加间接税来解决财政问题。这些措施遭到人民的反对,1931年8 月,工党政府辞职。新政府采取一些措施,力图保全金本位。但在接连不断的挤兑黄金的浪潮的冲击下,不得不于9月20 日宣布放弃英镑金本位,并以此作为克服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1 英镑从价值4.86 美元跌到3.4 美元……为了保持贬值后英镑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英国同帝国各成员国和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
家组成英镑集团。参加该集团的国家的货币与英镑挂钩,彼此间的贸易也以英镑为计算单位。1932年在渥太华举行的帝国会议上,英国与自治领及一些英镑集团国家建立英镑集团之间国家关税互利协定,以利于英镑集团内的双边贸易的发展,加强英国在国际市场上同其他强国的竞争能力。
材料三:失业者的悲惨状况和绝望情绪很容易为法西斯分子利用,连英国这样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传统很深的国家也不能完全摆脱法西斯主义的魔影。1932 年10月,原工党大臣小组的一个成员,奥斯瓦尔德·摩斯莱爵士,组成了一个包括形形色色法西斯团体在内的英国法西斯联盟,在各地建立起地方组织。
材料四:1937年5 月,张伯伦上台之时,欧洲国际局势已经恶化,英国重整军备又受到国内经济状况掣肘。张伯伦便企图以绥靖外交来弥补国防军备力量之不足。他一改前任首相不过问外交事务的做法,一手统揽外交大权。在他的主持下,英国议会政府排斥以丘吉尔代表的对德强硬派的主张,形成一整套所谓“全面解决”欧洲问题的绥靖“总计划”。绥靖政策的最终目标是避战求和,保持欧洲现状,维持英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其具体战略设想是,通过谈判或协商,牺牲中欧及东欧一些小国的利益,出让自己的某些利益,以部分满足德、意法西斯扩张要求的做法,以“祸水东引”的手段,维护大英帝国的根本利益。
请回答: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英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为克服危机英国采取了怎样的对策?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英国的政治和外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兔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论语》
材料二:2005年9月28日,在儒家创始人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全球华人首次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孔庙同时举行。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556名代表,冒雨来到孔庙,参加“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述孔子的主要思想。(6分)
(2)儒家思想在西汉和南宋两个朝代分别有什么新的发展?(6分)
(3)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中,进步人士对孔子及儒家思想采取了什么不同的态度?原因分别是什么?(10分)
材料一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仅10月前7个交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象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 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谈》
材料二 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 人民日报 》( 2008年11月10日01 版)
材料三 在罗斯福新政问题上,就不乏这样的“修正主义者”。 ……他们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美国很多经济周期中的波谷——比如1894年及1921年的经济萧条——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
——刘瑜《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两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为什么两次大危机都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共性?
(3)据材料三说明“修正主义者”解决危机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谈一谈你对应对经济危机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0000 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 斤”等文章。
材料二:“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的现象发生在哪一年?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所导致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3.要提高农业产量,正确的做法有哪些?
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创造的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主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开放题)
⑴“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请依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
⑵朱熹发展了儒家思想,他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动,无所适而不在。……存天理,灭人欲”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儒家新发展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⑶1973年,罗伯斯庇尔指出:“自由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在下述言之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罗伯斯庇尔引用孔子格言的意图是什么?
⑷9月8日是孔子诞辰日。1914年,袁世凯在这天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朝圣的大丑剧;2005年9月28日,全国许多地方和海外的华人举行了纪念孔子诞辰的活动。你认为这两种“纪念”活动的根本目的有何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伦,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上古的君主)“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已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刻。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因之古之君王,受到人民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
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说孟子和荀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对小农经济发展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分析董中舒思想主张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中舒的思想观点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黄宗羲经济思想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变化表
年代 |
美国 |
联邦德国、英、法、日之和 |
1948年 |
54.6% |
19.6% |
1970年 |
37.8% |
31.5% |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比重变化表
年代 |
1950年 |
1960年 |
1971年 |
1972年 |
美国 |
48.5% |
31.2% |
9.7% |
7.6% |
日本 |
1.3% |
3.2% |
12.4% |
12.3% |
欧共体各国 |
|
26.5% |
30.0% |
29.6% |
材料三:由于欧洲共同体和日本的商品积极打入美国市场,加上爆发美元危机,1971年美国的贸易逆差达20亿美元。面对这种情况,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宣布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决定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附加税。此项政策一旦实施,将使西欧六国对美国出口货物的87%受到影响,美国的出口货物要缴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一倍;将使日本每年损失20亿美元。日本和西欧六国联合起来,同美国进行斗争。西欧六国坚决要求美国取消进口附加税,否则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经过西欧六国和日本的坚决斗争,美国最终取消了进口附加税。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看出,“二战”后初期西欧及日本同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差悬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与“二战”后初期相比,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0年代初美国的黄金储备急剧下降直接导致了什么后果?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日本同美国的经济关系。上述关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地位消长的材料反映了什么规律?
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无论是衣食住行、风俗习尚,还是邮电通信、大众传媒等,都出现了新的特征。这种变迁,清晰地反映了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国万岁” 。……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民众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此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现代化方面有何进展?
材料三 19世纪50年代上海知识界曾经有人对国家不正式开设外语学校不满,认为当时会几句外语的“类皆无赖、赤贫、愚蠢、寡识之流,于其政治得失、制度沿革毫不关心。至于中国文士,多鄙之而不与交,于其性情日益隔阂,于其国政民俗,终罔有所知”。60年代签订《北京条约》时由于没有自己的翻译人才而屡屡吃亏的清政府吸取了教训,开办了中国第一个语言学校——同文馆。与此同时,上海等地在通事(注:翻译)、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这种英语读音不准。而且所用汉字与汉字本身的字义相距甚远,所以颇令人匪夷所思,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我国掀起了一股持久的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热潮……今天世界上又到处涌动着学习汉语的热潮,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成为年青人的新宠……目前海外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人,100个国家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
——摘自孙逊《世界“汉语热”与当代大学中文系的使命》
(2)据材料三,分析当时推动国人学习外语的因素。(3分)分析材料四所述“汉语热”兴起的时代背景。
材料五 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
年份 |
人力车 |
马车 |
轿子 |
马 |
自行车 |
摩托车 |
汽车 |
公共汽车 |
有轨电车 |
1889 |
6984 |
544 |
9 |
11 |
0 |
0 |
0 |
0 |
0 |
1926 |
14600 |
0 |
0 |
0 |
3459 |
194 |
3764 |
172 |
922 |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 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
——《上海研究资料》
材料六 国产“和谐号”CRH3型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运行试验中创出394.3公里的时速的场景。它也预示着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3)材料五、材料六反映了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进步,请分析推动近现代中国交通事业进步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害》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 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呈现什么趋势?
(2)《马关条约》关于通商口岸有什么新规定?
(3)指出三个时期通商口岸的分布特点,并说明中国民族危机是怎样不断加深的。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西方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工具的革新,而中国的手工业虽然成就突出,却未导致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未实现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四:“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2)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3)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
(4)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
该采取什么态度?
当年清朝有两个秀才谈论自己的家乡,南方秀才说,我们南方青山多,黄山、峨嵋、武夷山;我们南方绿水多,从不为水发愁;我们南方才俊多,遍地是秀才,处处是举人,状元年年有。山东秀才从容答道,我们山不多,惟一泰山五岳独尊;水也不多,乾隆爷御赐趵突泉天下第一泉;状元没几个,然而秀才考试都要祭拜我们齐鲁的至圣先师孔圣人!南方秀才无语。阅读下翔材料回答:
材料一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后的儒家学说迅速发展,孔子的地位也日益升高。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地位在中国从此真正得以确立。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孔子被追谥为“褒成宣尼公”,这是历代政府对孔子封谥之始。后来孔子的封号不断增加,如“文圣尼父”、“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等。
——摘自《孔子》
材料二 1 7~1 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国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从1 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的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儒家思想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中国的一切官职均经科举获得。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反映的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的根本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德法两国当时的形势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儒家思想?
市场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局部到整体、全球化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从材料一中提取信息说明中国宋代的市场活动有何发展变化? 这种发展对文学主流的表现形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2)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市场也就开始具有了国际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则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概括指出16~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二战前的世界市场基本上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几乎都从属于、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国际生产和交换。战后国际形势发展了深刻变化,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涌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使世界市场的国家构成发生了变化,世界市场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各种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市场体系所组成。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二战后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