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日)记者进一步直率地问(申新棉纺织印染厂总管理处总经理荣毅仁):“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荣毅仁答道:“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凯歌行进时期》
你是怎样理解荣毅仁这句话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根据图1分析,攻占冬宫有何标志意义?这一行动的成功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2)由图2说明:列宁在十月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
(3)观察图3,根据十月革命后的情况,你能推测出列宁与农民交谈的话题吗?
(4)从三幅图片中,你可以总结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哪些经验?
图1               图2               图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无产阶级革命要同时在几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而十月革命却发生在相对落后的德国,并首先在一国取得了胜利,那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是错误的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造。普遍选举必能,也唯有它才给国家带来真正持久的和平,我们坚信它也会带来繁荣。
——《全国请愿书》(1839年)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大发展,使工人组织的队伍迅速壮大。……与此同时,工人的素质和组织程度也大为提高了。较前更为复杂、精密的机器设备需要劳动者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当时,一些国家在推行强迫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同时,各种工人组织也逐渐建立起来。……(工人)由工会出面与资方交涉,尤其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合法地参加竞选国会评议员。当时,此伏彼起的罢工运动经常发生,绝大多数罢工提出的要求……诸如八小时工作制、提高工资、缩短工时、劳动保护、工伤赔偿、保护女工童工等。
——《世界近代现代历史30讲》
请回答:两段材料反映出国际工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圣西门、傅立叶指望国王或者富人投资建设他们所设计的社会组织,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
 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书·杨尚希传》
   材料二: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
 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员。今乃三倍其多,而又三岁一开贡举,每放近千人,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包拯奏报》
  材料三: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3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为l: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官员已增至2.25万人,官民之比为1:2613;清康熙时(注:指康熙初年)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万人,官民之比已高达1:911。                 ——《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不得照抄原文)
(2)扼要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
(3)分析上述历史现象的危害及其历史教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亡时曾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挺谪戍之徒,圜视而合纵,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柳宗元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论证你对这一论点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何评价秦始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国代表小资产阶级政党利益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把实行新经济政策说成是“布尔什维克正在转向资本主义,布尔什维克完蛋了,他们的革命也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革命范围”。试结合有关史实评述上述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表:

项目
1913年
1928年
“一五”计划初步方案
“一五”计划最佳方案
“十六大”追加数字
1932年
实际完成
煤(万吨)
2 910
3 550
6 800
7 500
 
6 400
石油(万吨)
920
1 160
1 900
2 200
 
2 100
生铁(万吨)
420
338
800
1 000
1 700
616
钢(万吨)
420
430
830
1 040
 
592
汽车(万辆)

0.07
 
10
20
2.93
拖拉机(万台)

0.13
 
5.5
17
4.89
铁路(万千米)
5.85
7.69
8.8
9
 
8.18
棉纺品(亿米)
25.82
25.78
57
62
 
26.91

   说明:1928年底,苏联公布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两个方案,即初步方案和最佳方案(也称最高方案)。1930年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对五年计划的几项重要指标作了修改,第一个五年计划原定1933年9月完成。1932年苏联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请回答:
(1)从这两个方案和后来的实际完成情况看,哪个方案更符合实际?为什么?
(2)从上表分析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成就和不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1上映的国产反法西斯影片《紫日》中,有一段情节描写日本军官为将日本青年训练成暴虐杀人者,强令他们将中国百姓活活刺死。这场深刻揭露了侵略者恶魔本性的戏,却在天津、上海、北京的几场学校包场放映中,引来银幕下孩子的哈哈大笑,这让《紫日》导演冯小宁始料不及,痛心疾首。
2001年,红极一时的影星赵薇惹出了“军旗装事件”,却有很多人认为无所谓,这是个人喜好问题。
请问:面对上述事实,你认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加强我们的历史教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8月,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是因为美国空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有人说:“是因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也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付出了沉重代价,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才取得的。”你赞同上述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如果没有虎门销烟,也就不会有这场战争的爆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促进封建经济迅速解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但也有人认为:“在近代,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被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并没有加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对于上述两种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史实分析评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地域狭小,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实力受到重创,但是它在战后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楷模。结合你所掌握的课内外知识,思考:我们可以从战后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中得到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