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罗斯前总理普利马科夫日前在此间表示,当今世界正超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一国指挥世界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他说,当世界的两极体系不复存在时,人类应当走向一个以个中心为依托的多极世界,目前的世界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有一个大国企图指挥世界,这是不能接受的。
材料二 在谈到地区冲突时,普利马科夫认为,这种冲突现已同国际恐怖主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世界面临新的危险。他说,车臣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当地的恐怖分子和分离主义者得到外部的支持。
——材料一、二均摘自新华社索菲亚2000年4月24日电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洲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回答世界的两极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2)概括材料二中所说的“世界面临新的威胁”。对待这一问题我国是怎样做的?
(3)材料三中说“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结构性的变化有哪些?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历史上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亚欧大陆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占领莫斯科。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变成一座空城,10月13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天来临,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在饥饿、寒冷和俄国军队的不断袭击下,法军伤亡严重,仅剩几万人回到法国。
材料三:1941年,希特勒调集180万人,实施“台风”行动,要在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可事与愿违,不仅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11月3日,第一次降雪开始了,没有御寒装备的德军陷入冻馁之中。到12月初,气温已达到零下40摄氏度。德军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人员冻伤无数,苏军乘机反击,歼敌50万,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请回答: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德军实施的“台风”行动,以失败而告终。请你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分析失败的原因。
(3)处在不同时代,拿破仑与希特勒为什么都企图征服俄国(苏联)?
(4)在莫斯科,俄国军民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方法有何差别?
(5)莫斯科战役爆发时,欧洲战场呈现什么局势?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界博览会,世博会是由各国政府组织举办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与奥运会一起,被称为当今世界的两大顶级盛会。各国在举办世博会时一般要建设标志性建筑,其中有些已成为城市乃至国家的象征。在1992年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世博会开幕前夕所发行的四枚纪念邮票,画面分别为曾经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和标志性建筑。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材料一: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开幕,博览会新建的展馆首次将钢铁构件、玻璃和层压板结合用于建筑物的建设中,被形象地誉为“水晶宫”。(图 1)
材料二:法国巴黎是举办世博会最多的城市,留下的经典建筑也最多。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举办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高320米、由18000多个钢制构件和数百万个铆钉组装而成。埃菲尔铁塔被称为现代铁塔之父,现已成为巴黎和法国的象征(图 2)。
材料三: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上,中心建筑是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形展馆,这是一座放大了 160亿倍的铁原子模型,它象征着人类安全、和平地应用原子能。(图 3)。
材料四: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最受关注的作品莫过于日本现代艺术大师冈本太郎设计的太阳塔和美国馆中由阿波罗登月带回的月亮石。(图4)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届世界博览会选定在英国举办。列举当时水晶宫中有哪些机器设备可能作为展品?
(2)1889年在法国举办世博会与什么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有关?埃菲尔铁塔反映了当时工业领域的什么巨大成就?
(3)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中心建筑是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形展馆,反映了人类希望安全、和平地应用原子能。为此,1957年西欧六国成立了什么组织?有何意义?
(4)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怎样的特定寓意?中国能否参与大阪世博会?为什么?
(5)你认为从以上几张邮票中贯穿的主线是什么?
有人说,如果民国时期实行了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农民就会富起来,中国就能避免贫富悬殊的弊病。请依据有关史实略加辩驳。
春秋战国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至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1914年前,面粉每年入超。从1915年起,变为出超。1915年至1920年,面粉出超量由0.2895万吨增至17.2485万吨,增加了59倍以上。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也由48.4万余枚增至124.8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了188.9%。
材料二: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面粉工业迅速复兴,从1921年起就开始抵制中国面粉的输入。1922年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面粉和小麦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外资在华面粉工厂也开始扩展,使中国的面粉工业很快遇到了萧条的厄运。1922年6月,上海的面粉厂开工者占总数的75%,7月份减少至40%。1922~1926年,江苏省有5家新面粉厂成立,而倒闭者则达7家;天津的10家面粉厂有4家倒闭,其余6家屡经改组仍难以维持;东北的面粉厂则由原先的近30家减至十几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都有哪些?
(2)材料二说明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依据材料,回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人之经营丝厂业者,则自黄佐卿先生始。黄佐卿先生……首建丝厂于沪上北苏州河沿岸。丝车仅一百部,定名曰“公和永”。怡和与公平洋行接踵而至,各建一厂,每厂亦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器均购自意法等国。是年,三厂建设告竣,越年,同时开工。其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用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
材料二:“英国人认为,机器进口(指向中国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中国多织一匹,即我国少销一匹。销路既阻,出货必减,将来船行受亏,姑置不论;我国所有各厂,不久已将停闭,致工人无处营生也。”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作简要评述。(180字内)
阅读下列材料: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的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请回答:
结合史实,分析评论这种观点。(要求:回答要层次清楚,论证严密,言之有理)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制造糖酒、糖蜜和食糖而进行的甘蔗生产,与黑奴贸易和贵金属掠夺一起,成为整个16世纪中西班牙的巨大财源。西班牙国王偿还了他的巨额外债,并资助了他的战争,国王像发了财的冒险家、贵族、商人一样,从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大量的贵金属像涟漪般的扩散了。
——M.博德《资本主义史》
材料二: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很大部分来自于美洲的金银,这与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和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对东方的贸易有关……在对东方的贸易中,西班牙国王要征收20%的贸易税,这样,西班牙就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财富。但是,西班牙国王却不能保住这些财富,这是因为,首先,西班牙的军事开支庞大……从海外得来的金银只能作为补充。其次,西班牙本身没有什么商业和工业基础……西班牙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呢绒、橄榄油,这些物品的出口根本无法平衡西班牙的进口,在国际贸易中出现巨额逆差,西班牙就用从美洲获得的金银来弥补。这样,美洲的金银就通过西班牙流到了热那亚、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南部德国,海外的财富没有被西班牙用来进行工业和农业建设,却通过西班牙变成了其他国家的原始资本,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
请回答:
(1)在近代早期,西班牙国王曾经掌握过巨大的财富,依据材料分析西班牙财富的主要来源。
(2)巨大的财富为什么没有使西班牙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3)西班牙的财富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陈启沅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各国,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有人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乡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魄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率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各属相仿效。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尽用机器,多至数百家……
——《南海县志》
材料二: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1874年《捷报》卷12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的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年新注册的工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
民国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工厂数 |
17 |
37 |
37 |
50 |
33 |
34 |
29 |
23 |
——中华民国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二: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织厂平均纱锭数
|
每厂平均纱锭数 |
外商企业 |
51664/厂 |
华商企业 |
23686/厂 |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材料三:1916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情况(单位:%)
|
年产百万吨以上 |
年产10万~99万吨 |
年产1万~9万吨 |
年产1万吨以下 |
外商企业 |
100 |
88.5 |
41.1 |
0 |
华商企业 |
0 |
11.5 |
59.9 |
100 |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材料四: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的情况(单位:家)
江苏 |
直隶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奉天 |
湖北 |
陕西 |
黑龙江 |
广西 |
其他各省 |
155 |
45 |
42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3 |
1 |
0 |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估计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说明我国民族工业当时在其发展上的弱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三:“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欲求之声,必求忠信之人;欲谋自强,必谋礼仪之士。”——大学士倭仁的奏折
请回答:
(1)归纳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不同之处。
(2)归纳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相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则材料所属的政治派别,并对其思想主张进行简要评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货物 |
单位 |
1843年的税率(%) |
1858年的税率(%) |
棉花 |
担 |
6.54 |
5.72 |
印花布 |
匹 |
14.25 |
4.98 |
袈裟布 |
匹 |
10.68 |
4.98 |
棉纱 |
担 |
6.94 |
4.86 |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棉每百斤需洋33元,印度棉亦在30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仅需12~13元,多至17~18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的什么历史现象?
(3)综合材料一、二,说明中国社会经济上的巨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总体上看,1830~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明显要比法国糟糕。”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器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英国的棉布销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生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霍布斯鲍姆
材料二:虽然人均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的大于穷人。拿手织机工来说,在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工人的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变化。——《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把各种形态的矿物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之后转化为热量、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使全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节节上升。——《历史焦点》
请回答:
(1)依据以上材料评价工业革命的各方面的影响。
(2)从以上影响中可以得出什么经验教训?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