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拿破仑征俄失败)国内群众……厌倦征服……在国外,各族人民辗转于枷锁之下,屈辱顺从的王朝企图奋起反抗.人人心怀不满。
——摘自《法国革命史》
【材料二】他的天才是一种破坏,而非其他.然而,破坏的天才是否定性的东西……拿破仑正是以这种天才的力量,把他所接触的东西都毁坏了。
——摘自克莱芒•罗歇《蒲鲁东关于拿破仑一世的发表的手稿》
【材料三】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把他所有的军队在西班牙,俄国(1812),德国(1813)先后吞噬后,拿破仑的帝国崩溃了。
——摘自《法国史》
【材料四】谁能预料到这位1800年的开明之士(拿破仑)会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呢……随着权力而来的,总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狂吼。
——摘自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所述归纳拿破仑失败的原因。(8分)
(2)材料二中对拿破仑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4分)
(3)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俄国财政大臣塞奇?维特伯爵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决定性的措施以便使我们能在以后数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处于我们的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在我们的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突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上的落后也可能会导致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
【材料二】日本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日本近代改革所受的共同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分别列举导致俄国和日本进行近代变革的外部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派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是什么?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二者近代化改革的局限性对各自以后的长远发展有何消极影响?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重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近现代经历了几次发展的机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以下材料均摘自李家发《重庆历史与文化》) :
【材料一】1891年重庆最早的近代工业森昌泰、森昌正火柴厂建立。19世纪末,近代纺织业在重庆兴起并迅速发展,1900年,重庆纺织厂约占全国织布厂总数的30%。1908年,重庆的第一家蒸汽机械缫丝厂建立,辛亥革命后,发展迅速,缫丝厂和缫丝车占全省(四川省)缫丝业的35%和31%。1899年,举人文国恩筹办了重庆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煤矿,到1911年,小煤矿已发展到近30家。
【材料二】1937年9月至1940年6月,迁入重庆的民营企业达254家,占迁川厂矿的90%。国民政府的9家兵工厂也迁入重庆,加上原有的两家,约占兵工署直属兵工厂总数的2/3。重庆建成包括军工、钢铁、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造船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
【材料三】1964年,中共中央在全国计划会议上提出:“以重庆为中心,用三年或稍长一些时间,建立起一个能生产常规武器,并且有相应的原材料和必要的机械制造的工业基地。”
【材料四】1997年重庆被设为直辖市,重庆迎来了发展的新春天。图是20世纪90年代末现代化重庆崛起的景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重庆近代工业兴起的特点及其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重庆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央这一计划的着眼点,为什么要以重庆为中心?(9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末重庆飞速发展的原因。(6分)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将对新疆的全面发展产生重大意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二校尉……章帝不欲疲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己校尉,不复遣都护……时军司马班超留于窴,绥集诸国……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为都护,居龟兹……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自周哀,戎狄错居泾渭之北。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1934年,中瑞西北考察团在罗布淖尔孔雀河下游发掘小河五号墓地(距今近四千年前),采集到近500粒白色小珠,后经科学家检测,小珠所用材料为海菊贝壳,这种海菊贝只见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海域。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商王武丁之妻)墓中,出土玉器共756件。经对其中约300件玉器进行分析,大部分属青玉,白玉较少,青白玉、黄玉、墨玉更少。这几种玉料大体上都是新疆玉,其中三件小型玉雕的材质被鉴定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摘编自苗普生等主编《新疆史纲》等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的新疆地区在汉代称西域,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怎样使“西域内属”的。贞观年间,唐朝政府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措施?(12分)
(2)材料二对“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看法如何?请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谈谈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8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过程,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材料四 图反映了20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经济领域发生的一次深刻变化。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早期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请简要指出它在行业结构和企业分布上的特点。
(2)简要分析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归宿。这一归宿是通过哪一事件实现的?它表明民族工商业的性质发生什么变化?
(5)从以上材料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你可得出什么启示?
材料“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甲辰之役,日本与俄争我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注:飞扬的意思)。甲寅之役,日、德构衅,以吾国山东为战场,一如日、俄故事,后幅文章,竟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
——摘自李大钊《国民之薪胆》
回答:
(1)材料中所提及的“三事”分别是指哪三件事?
(2)如何理解“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
(3)“甲寅之役”后,山东地区的权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山东问题后来在我国引发了什么爱国运动?这一运动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已有2500余年的发展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儒学被统治阶级推为“独尊”的国家学术思想。近百年来,儒学的独尊地位逐渐丧失,但儒学的影响并未消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儒学是何时由谁创立的?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2)儒学是何时怎样成为“独尊”的国家学术思想的?
(3)儒学在宋代有怎样的新发展?请举出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4)明清时期儒学面临怎样的境遇?最终结局怎样?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5)近年来我国出现一股国学热(国学,主要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你对儒学重新受到重视有何见解?
(12分)自古以来,各国发展中出现过多种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奴隶决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拥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
——柏拉图《法律》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A)和( B)的政治模式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西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改革开放后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又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民主政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
(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4)你认为改变中外交战胜败结果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二 客观的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 摘自《学习时报》
材料三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2)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材料二中的哪个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经济和法制建设成就概括该阶段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说明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跨越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同年4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讲,“其三为民族,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
材料二: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而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
——《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请归纳从1905年到1924年,孙中山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的思想。(不得摘抄原材料)
(2)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运用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3)材料三中,卡尔顿·海斯提出了民族主义的两个定义,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例典型史实论证其观点。
(4)有西方学者认为,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你对这一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加以说明。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第八条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并通过。
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材料二: 第二帝国18年间.法国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和工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是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迅速膨胀。他们凭借日趋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扩大的社会影响,以前所未有的凌厉攻势重新提出了对政权的要求。……在70年代,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他们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对于这种情况,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德·莫子爵就无可奈何地说过:“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此外,君主派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一个王位,三个王位觊规者)、共和派内部的相对一致、以及共和派采取的正确的斗争策略(分化瓦解君主派、积极争取军队和农民等),都对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起了重要作用。
——让·马蒂耶《法国史》
材料三: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 联邦会议与帝国会议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幸娄滚言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材料四: 在普士王国的发展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中坚力量.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容克,泛捂善害士贵族和大地主:主德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较大的作用的是乡村容克,即普鲁士贵族主园主.乡村容克具有粗犷, 戾、眼观狭隘的特点.政治上属于极端保守派,主张君主专制,量而武力, 2业资本主义改造的结果·使德意志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容克的分化。他们把在“解放农民”过程中.获得的大量土地和赎金经营资本主义商量性的农业和产品加工业:这容克从”佩剑的骑士”一变而为。财富的骑士”,商业市场、多家关税,民主统一等.才是他们休戚相关的头等大事:正是这样的新变化.使普鲁士逐渐成为一个非资产阶级分子日益资产阶级化的国家”。成为最终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中心”“战场”。 ——奥茨门待《德国史》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共和制下法国议会有哪些权力。(3分)
2)据材料二指出.会议拥有这样的权力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怎样的状况,(4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德国议会的投力和法国有何不同?并根据材料四分析其原因。(5
分)
4)法、德两国议会权力的确立和差异的存在说明了什么?(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得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崇山峻岭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
交通运输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完成下列问题。
秦朝疆域图 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总局
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交通建设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外国资本即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中国在1872年轮船招商局建立以前,没有轮船航运业。……1877年,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进出口中外轮船的吨位中,外国船占63.3%,中国船占36.7%,1907年外国船占84.4%,中国船占15.6%,到1930年,外国船占82.8%,中国船占17.2%。
——《中国近代经济史》
(1)结合图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并说明其影响。
(2)航运是交通运输的重要形式。轮船招商局创办的背景怎样?它在中国航运发展的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提出了民主的思想。近代以来,追求民主、自由更是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
——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戊戌变法期间颁布的变法法令:
(7月29日)……命各部院堂官督司员将该衙门则例删改,……
(8月2日)……命各省督抚整饬吏治,考核属员。……
(8月30日)……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湖北、广东、云南三巡抚,河南总督,及京外大小冗员。
——赵恒烈、徐锡祺《中国历史资料选》
材料四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
――《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1)指出黄宗羲、顾炎武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戊戌变法期间颁布的变法法令和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有什么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资产阶级维新派谋求民主政治的实践效果。
(4)康有为和孙中山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兴民权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他们在兴民权的手段和政体上有什么不同?
(5)材料四反映了当时哪些新的婚姻观念?从思想的角度指出这种新观念产生的原因?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