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综合题
高中地理

读大气受热示意图,回答:

(1)太阳暖大地指的是______(填字母);地面暖大气指的是______(填字母);大气的保温作用是______(填字母)。
(2)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______(填字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给图13中线条画上箭头表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2分)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力环流。(4分)
(2)若图14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等压面的变化。(2分)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            处等压面向下弯曲,
           处等压面向上弯曲。(4分)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 (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 (a、b表示等压面) 回答相关问题。(12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各1分)
(2)图中②、③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 ,若该图表示白昼的滨海海陆间风向,表示海洋的是    
(3)若②在③的南面,则②③之间吹___________风(填风向)。
(4)在①②③④之间的直线上画上箭头,使之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方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共10分)

(1)  图中字母代表的作用过程:A           , C             ,D                  
(2) 多云的夜间气温较晴朗的夜晚要高,是因为图中字母_____表示的作用强。
(3) 图中字母_____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和直接热源.
(4)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________性. 具体表现为:        吸收                               吸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比较A、B两地近地面的气压,气压值较大的是          ,B地空气下沉的原因  
                                            
(2)如果图中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A地是城市还是郊区? ______   
(3)如果图中A、B表示的是陆地和海洋地区且是白天,则B地应该是_________地区(陆地或和海洋),此时风向为_______。(A:从陆地吹向海洋、B:从海洋吹向陆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高一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
个标有尺度的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验证该原理。回答: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                          (地理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    纸片B向    (填左或右)偏。
(3)在图中线段上用箭头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低处(B等高面)和高处(A等高面)之间空气的流动方向。

(4)运用该原理解释其存在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2:图中甲为福建省 7 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1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分)
(2)说出材料2图中甲由 A 地经戴云山、 B 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1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
(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长春十一高中地理实验小组对长春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 00至18: 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下面两图.(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一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

下垫面
沥青道路
混凝土


黑土土壤
沙漠


吸收率
0.9-0.95
0.65-0.9
0.6-0.8
0.65-0.8
0.6-0.95
0.55-0.85
0.74-0.84
0.9-0.97

材料二 小区1为下垫面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下垫面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 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 5m/s.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6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小于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D大于F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3)A称为________,有霜的夜晚A_______(较大,较小)。
(4)大气的热力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气温日较差________(减小,增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
A                B                 C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填字母);全球变暖与       (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甲图所示原理分析其原因?
(4)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据甲图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市8月份的两条街道昼夜温度变化曲线

材料二:北京市政协委员翁燕珠在提案中提出的绿化要多样化的建议得到采纳。有关部门在绿化上采取了自然式种植,在树种上,全部按照适地适树和植树多样性原则,注重了高大乔木、亚乔木、花灌木的空间配置,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的合理搭配和植物色彩的季相变化。材料三:上海市最近规定,上海城市绿化不得再修建大型草坪,要以乔木、灌木树种为主。
(1)图中代表绿化街道的温度变化曲线是       ,这是因为             
(2)若材料一中A、B曲线分别是同一观测点8月8日、9日的温度变化曲线,则天气较为睛朗的是         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用箭头在图上A、B、C、D中,用箭头表示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2)C、B两地中,       地气压高,     地气温高。在A、B、C、D四地气流运动方向中,CD地之间和       地之间的气流运动是热力原因直接形成的,A地等压面向   (高空、低空)凸出,则A处的气压比同平面其他地方     (高、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文汇报》2010年8月6日消息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2: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2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______(时段)。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2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________(变大或变小)。
(3)试在材料2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上图为材料2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箱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半小时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玻璃箱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6℃。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实验主要测试的是(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环流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垂直的直接的热源

(2)分析在中午甲箱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一次探究实践活动
1、活动材料:
大玻璃缸1个、隔板1块、冰1盒、热炭1盒、塑料薄膜1卷、香烟1根。
2、实验过程:
①把隔板放在玻璃缸内,把玻璃缸分成两部分。一边放入冰块,一边放入热炭。
②覆盖上塑料薄膜,把点燃的香烟从顶部放入玻璃缸内。
③抽掉中间隔板,观察烟雾的运动。
(1)请你在下图中绘出观察结果(烟的流动)。

(2)归纳分析: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实验原理
①在下图中绘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②绘制绿洲“冷岛”效应的大气运动图:(在图中所示横线处标上气流运动箭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