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 选择题
高中地理

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有(    )
①全球气候失调 ②生态环境恶化  ③臭氧破坏加重
④自然灾害频发 ⑤地震、火山加剧 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能促进环境良性发展的做法是

A.把农田改为建筑用地,扩大居住面积,改善生活环境
B.把现有林地、草地改为耕地,提高粮食总产量,解决粮食问题
C.增加城市车辆数量,解决乘车难问题
D.植树造林,绿化大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A.厄尔尼诺现象肆虐
B.拉尼娜现象频发
C.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采取掠夺式的使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山西、内蒙古人均GDP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南方地区某环境问题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M地成为某环境问题重点区的主要原因是

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废气排放量大
B.沿江工业发展较快,废水排放量大
C.大水漫灌抬升地下水水位
D.人地矛盾突出,过度开荒,破坏植被

N生态工程建设对下列问题改善作用较明显的是

A.珠江流域水污染 B.珠三角酸雨危害
C.洞庭湖湿地萎缩 D.长三角海水入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铁路线的名称是       (   )

A.包兰线 B.兰青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

M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酸性土壤改良 D.沼泽化

N城市是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自然资源是       (   )

A.镍矿 B.石油 C.稀土矿 D.钾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

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我国不同等级酸雨各月百分率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上表数据显示,我国强酸雨百分率较大的季节是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导致我国强酸雨百分率较大季节的气候原因是

A.高温  B.寒冷  C.少雨 D.多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坡度在40°一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喜马拉雅地区1921年(左图)和2014年(右图)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导致图中景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发
B.过度放牧,荒漠化日趋严重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全球气候变暖
D.登山活动频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下列采取措施合理的是(    )

A.建自然生态保护区
B.禁止燃烧化石燃料
C.在该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D.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反映出(   )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区域煤炭开采成本增加,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是

A.扩大煤炭生产,发展重化工 B.调整产业结构,关闭煤炭企业
C.治理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 D.鼓励人口迁入,解决就业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河流流域对比图,完成下列小题。

甲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是

A.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产生水土污染
C.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乙河流域存在的首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湿地萎缩 D.物种减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左图为2012年3月16日7时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珠三角地区PM2.5均值分布图,右图为广州市16日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广东省利用卫星监测PM2.5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左图中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

A.珠海 B.广州 C.佛山 D.惠州

依据右图所示气温分布,该日有利于PM2.5浓度降低的时段是

A.5时至8时 B.8时前后 C.5时至20时 D.12时至15时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 完成下面各小题。

下列描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当今的发展要处理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