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读“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土壤侵蚀和年降水量的关系。
(2)提出防治土壤侵蚀的主要措施。
下图为“某开发区主体循环经济体系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图中A、B、C分别代表 ( )
A.资源 市场 环境 B.环境 资源 市场
C.环境 市场 资源 D.资源 环境 市场
在此地域 ( )
A.工业以廉价劳动力导向型为主 |
B.产品更新换代快 |
C.可能发展为工业城市 |
D.工业发展趋向分散 |
在此循环经济体系中 ( )
A.各产业之间以主产品为原料发生联系 |
B.所需能源完全由余热发电提供 |
C.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 |
D.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 |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 | 上海、天津 | B. | 广东、福建 | C. | 海南、贵州 | D. | 辽宁、山东 |
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 | 自然资源贫乏 | B. | 交通设施落后 |
C. | 煤炭消耗量大 | D. | 第三产业发达 |
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 | ab-草原广布、温差大 | B. | bf-地表崎岖、降水少 |
C. | ce-光照充足、风沙大 | D. | dg-气候湿润、林地多 |
2.下列生态功能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 | c | B. | d | C. | e | D. | g |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哈尼梯田部分地区开始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将养鱼、种稻、养鸭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下列甲图为红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梯田多位于山地阳坡,乙图中景观图片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 )
A.①点 | B.②点 |
C.③点 | D.④点 |
农民改用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的直接目的是( )
A.节省劳动力 | B.提高经济收入 |
C.促进生态循环 | D.提高土壤质量 |
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起步较晚,反映该农业生产模式( )
A.受当地气候条件限制 | B.不具有在当地推广的价值 |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 D.受当地传统生产习惯的影响 |
读下图,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是
A.土地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酸雨 | D.湿地减少 |
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
D.退耕还湖,建立湿地保护区 |
大气污染物扩散受海陆风影响。下图为深圳市某发电厂某时地面SO2浓度等值线图和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时最可能为
A.01时 | B.04时 | C.15时 | D.08时 |
图示地区
A.地形与污染物的扩散无关 |
B.含污染物质的降水会腐蚀建筑物 |
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不明显 |
D.电厂与极值位置距离小于20千米 |
第六届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以“设计未来——在自然与和谐中享受生活”为主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实现“在自然与和谐中享受生活”的目标,要设计好、建设好城市功能区。城市的最大功能区应该是
A.城区绿地 | B.城区工业区 | C.城区交通区 | D.城区住宅区 |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为300万,城镇人口规模为290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510平方千米。天津滨海新区的主要作用是
A.缓解天津市用地紧张的状况 | B.成为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
C.分散天津市区人口 | D.充分发挥海河的水运功能 |
学生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准备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
A.气温分布图 | B.降水分布图 | C.工业分布图 | D.旅游景观分布图 |
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秤取泥沙总量 |
D.在流域出口设置收集池,年终秤取泥沙总量 |
下图是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多受就业机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图是针对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及工作地选择情况,抽样调查所绘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区成为“偏好指数”偏低的区域,主要是因为
A.河湖密布,地形起伏大 |
B.平原地形,人口密度高 |
C.大陆性气候,以农牧业为主 |
D.以矿产资源开采为主,经济落后 |
东北部地区成为“偏好指数”较高的区域,与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人口回流有关。该地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区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 |
B.城市环境改善和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
C.城市数量增多,城市化速度加快 |
D.长期为人口迁入区,区域经济地位上升 |
读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完成小题。
该区域( )
A.自然带差异由热量决定 |
B.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 |
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
D.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 |
据图分析( )
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 |
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 |
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 |
D.侵蚀严重促使该区域调整农业结构 |
去冬今春,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次出现强沙尘暴,滚滚黄沙越过秦岭大巴山,对四川盆地部分城市天气情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北方部分大城市大气污染加重 | B.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C.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 D.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 |
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以下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我国长江中下游遭受伏旱天气 | B.天山北坡雪线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 |
C.开普敦正是一年多雨时节 | D.北太平洋等温线向北凸出 |
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人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
B.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居民进入雨林去的机会 |
C.加强雨林区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
D.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读我国部分省市森林生态系统活立木(指林地中生长着的林木)、林产品与土壤含碳量比例图(图五),回答小题。
森林生态系统中南方省市土壤的含碳量比北方省市土壤的含碳量比例小,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气候因素 | B.政策因素 | C.人为改造 | D.树种原因 |
在相同的森林面积和密度,以及相同的外部环境下,活立木的碳汇能力比较高的森林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 | B.常绿阔叶林 | C.落叶阔叶林 | D.落叶灌木丛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