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双选题
高中地理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图1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图1
(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
A.多断崖、深谷  B.多石灰岩溶洞
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U型谷
(2)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题。

“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某市1980年至2012年间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建成区面积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80〜2012年间,该城镇
A.城市总面积逐年增加   B.城镇化水平有的年份升高,有的年份下降
C.市区人口基本没有变化 D.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都有增加的趋势
(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耕地面积减小 
B.失业人口增多
C.扩大了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 
D.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2)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 降水较多
B.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

“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9月,中国和尼加拉瓜决定联合修建尼加拉瓜运河。该运河预计将比巴拿马运河更宽更深,可通行25万吨级的油轮和集装箱船。下图为尼加拉瓜运河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圣胡安河流量季节变化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内气温年较差小,蒸发弱
B.流域内年降水总量大
C.流域内湖泊调蓄径流作用显著
D.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运河选址的有利条件有

A.有天然河流、湖泊可以利用 B.地处狭窄区域,地形较平坦
C.沿线人口多、施工劳力充足 D.径流量较大,通航时间较长

该运河修建后,对运河所在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有

A.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B.陆上运输将萎缩
C.促进非农人口增加 D.农业产值将下降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四地气温年内变化和降水年际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有关四地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年降水量最大 B.②地终年气温高,降水多
C.③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D.④地终年气温低

①~④四地气候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下列关于四地自然环境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

A.①地雨热不同期
B.②地地貌成因以风力作用为主
C.③地河流有结冰期
D.④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南极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雪龙号科考船在长城站和阿根廷南端的乌斯怀亚港之间往返航行,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A.冰山众多 B.雷雨频繁
C.狂风巨浪 D.极夜漫长

2013年,我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海拔4093米)地区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该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对天文观测十分有利,其原因主要是

A.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B.寒流环绕,水汽较少
C.冰层巨厚,风力较小 D.地势较高,空气稀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南极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雪龙号科考船在长城站和阿根廷南端的乌斯怀亚港之间往返航行,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A.冰山众多 B.雷雨频繁
C.狂风巨浪 D.极夜漫长

2013年,我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海拔4093米)地区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该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对天文观测十分有利,其原因主要是

A.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B.寒流环绕,水汽较少
C.冰层巨厚,风力较小 D.地势较高,空气稀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比例比乙图大 B.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
C.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 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湿润系数是指一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湿润系数越小,则该地干燥程度越明显。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湿润系数示意图。回答下题。

图中区域湿润系数分布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B.湿润系数小于1,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图中湿润系数总体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西北季风的时空变化影响着湿润系数

B地湿润指数的成因为

A.位于山地迎风坡,地形降水多
B.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
C.河谷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
D.植被茂密,调节气候能力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0月1日前后,古都西安被雾霾围城,空气质量也一路“飘红”,这让趁着国庆长假来西安游玩的网友不禁感叹,来西安是“雾里看花”。回答下题。
读西安市PM10来源图(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发布),分析下列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有

①加强建筑工地场尘控制 ②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③强制降低城市建筑高度 
④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⑤推广使用电动公交车 ⑥冬季城市集中供暖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②⑤

古城西安位于渭河谷地上,该地形区的成因为

A.地壳下沉 B.风力侵蚀
C.板块碰撞 D.流水沉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为北京、上海、广东、西藏等四地区2009年人口构成,回答下题。

关于四地区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区0~14岁人口最多 B.B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
C.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 D.D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

影响A地区人口总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经济因素 B.文化因素 C.政治因素 D.自然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能源调入、单位能耗变化情况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江苏能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油调入量变化总体较小 B.2007-2008年能源总调入增长最快
C.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提高 D.2009-201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最快

江苏省“十一五”期间单位能耗逐年下降,主要原因包括

A.能源调入不断增加 B.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C.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D.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双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