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说明对象 / 现代文阅读
初中语文

说明文阅读,完成下面题目
壁虎胶带
⑴公元前35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撰写不朽的科学著作《动物的历史》一书时,对壁虎的墙上攀登爬行能力大感惊讶。生物学家称壁虎是“最能爬墙的动物”。它能够自如攀墙,倒挂悬梁,几乎能攀附在各式各样的材料上面,甚至在水里、真空环境及太空中都能行走自如,所经之处不留任何痕迹,足下干净利落。壁虎脚上的“功夫”真可称得上是“自然的杰作”。几千年来,不少人试图揭开壁虎爬墙的奥秘。然而,这始终是个谜。
⑵直到最近几年,美、英、俄等国的研究小组才真正揭示了壁虎在墙上爬行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分子间的作用力”。科学家在显微镜下发现,壁虎脚趾上约有650万根次纳米级的细毛,每根细毛直径约为200至500纳米,约是人类毛发的直径的十分之一。这些细毛的长度是人类毛发直径的2倍,毛发前端有100—1000个类似树状的微细分权,每分枝前端有细小的肉趾,能和接触的物体表面产生很微小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壁虎脚上650万根细毛全部附着在物体表面上时,可吸附住质量为133千克的物体,这相当于两个成人的质量。如果你脚上有这么大的吸附力,你肯定难以抬脚。既然壁虎的脚上有如此强大的附着力,那么它如何能在15毫秒内抬起脚来迅速奔跑?科学家发现,壁虎脚上的细毛可以调节,当壁虎将细毛与物体表面的角度增加到30度时,两者的作用力大大降低,壁虎就可以顺利抬脚。壁虎的任何一只脚都可以随时移动。当然,一次只能移动一只脚,其他脚得作为支撑点。
⑶以现在的科技,人类还没有办法研制出如壁虎脚一模一样的东西。不过,科学家正在模仿壁虎脚的结构研制新的黏性材料。2003年年底,科学家推出一项可令许多孩子兴奋得睡不着觉、同时令父母们担心不已的新发明。这就是利用仿生学原理研制出来的壁虎胶带。它是可以让你在墙上如履平地的“法宝”。这种
胶带采用的是模仿壁虎行走原理而发明的黏合剂。测试结果表明,这种人造胶带所具有的黏性足以支撑一个成人的体重。希望不用活动梯子更换电灯泡的人这下可有了真正的新盼头。
⑷由于壁虎胶带是利用细毛的黏性,它比其他胶带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重复利用,而不像其他胶带那样用一次就失效了。科学家指出,这个研究还可以应用在航天、航海、水下探测、医学等重要领域。比如,现在医学绷带密封性不是很好,容易感染细菌,在从伤者身上撕下来时也容易拉伤皮肤。然而,未来的壁虎型绷带的透气性和密封性都很好,撕开时可以利用壁虎抬脚的原理不伤害伤者的皮肤。
⑸壁虎胶带——这一来自幻想中的新技术,已经被专家们评为“最具市场冲击力的十大新技术”之一。然而,要利用壁虎胶带真正实现飞檐走壁的梦想,可能还需要科学家在未来对这个产品做进一步的改进了。
文章第(1)段中,表现壁虎 “脚上功夫”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第(2)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3)段划线句“这种人造胶带所具有的黏性足以支撑一个成人的体重”中的“足以”能否换成“可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今天,你“微博”了吗
①微博是什么?它的正式名称是微型博客,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精短信息供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由于每次发布的信息被限定在140个字符内,故得名“微”。
微博自2006年6月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迅速传播。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上海11.15火灾事故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②微博的最初用途是让人们随时向外界播报自己的所作所为。目前,这还是微博的主要用途。由于微博的使用,人们开始能够创造并传播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消费信息,消费他人传播和控制的信息。如此一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进一步拓展。
③微博的另一种用途是对会议进行实时报道。与会者可以把会议内容贴到接收信息来源更新的公共网站,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听到”发言人正在讲什么内容了。还可以使与会人员看到其他人对发言人所讲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并引发进一步的讨论。这样,这个网站就变成了思想和观点的档案库,成了未来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④微博还能够使人们参与到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中来。微博用户贴出关于危机情境的实时新闻更新,几秒钟内全世界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条新闻,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众多的从政人士和政府机构现在都在用微博发布公告。
⑤此外,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和交流模式,为人际交往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微博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氛围,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它使人际关系更有人情味,并给了每个人被关注的感觉和成为明星的机会。
⑥在中国,微博用户数在2010年底到2011年6月半年内,由6311万增长到1.95亿,增长了208%。据不完全统计,他们每日发布的信息量近2亿条,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更新最活跃的信息源和舆论场。看来,微博时代已经到来。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招呼语已经变成了“朋友,你今天‘微博’了吗?”
⑦围观改变中国,微博改变生活。在这信息的海洋中,纷繁复杂,真假难辨。我们在享受着微时代便利的同时,也应擦亮自己的眼睛。微博时代,你Hold得住吗?
(选自2011年第11期《读者》,有删改)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微博的用途,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第①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⑥段中划线的词语“据不完全统计”能否删去,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结合下面的材料,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材料一】2010年11月2日,新浪微博爆发了一次匪夷所思的“张国荣复活”事件。在短短两天内,关于此事的评论近30000条。原来是上海一家公关公司为了向客户展现自己的实力,由郭敬明+舞美师爆料的形式炒作了这个假消息。其公司负责人已在个人博客上发表致歉函。
【材料二】2011年元旦,正在广东佛山打工的南阳青年山骏,只因发了一条82个字的微博,一下成了家乡新野大葱的“经纪人”,每天至少接到十几个买葱者的电话。在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互动“给力”下,整个新野县的大葱,竟然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村姑,摇身变成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模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大脑可以永葆青春
冬 雪
如同所有的人体器官一样,大脑也会随着人的衰老而变老。但是,一些新的研究却证明大脑比身体所有的器官衰老得更慢,更能永葆青春。
大脑的生命期分为三部分:发育期、成熟期和老龄期。所有人的大脑在出生之前到30岁左右都属于大脑的发育期。第二个季节是大脑的成熟期,大致可以确认为是30岁以后到老年期。到了老年,则是大脑的老龄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大脑组织会缩小,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也会变得稀疏,脑槽也会变得明显,流入大脑的血液有所减少,大脑的供氧量也会降低。它们构成了大脑衰退的生理基础,但是大脑的功能有时是可以与结构相分离的。
  生活中,有些人直到晚年才达到思维的顶峰并取得许多创造性的成就。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曾说过:“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年轻人的游戏。”但是,他的经历却推翻了自己的论断。他在54岁时出版了《控制论》,70岁第二部重要著作《上帝与有生命的假人》问世。如今,指导复杂系统基本原理的科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维纳的观念,这些观念是在维纳的晚年才形成的。很多人在老年时尽管会有认知能力的下降,但是仍然可以多种方式来保持认知能力。
  这源自于大脑产生和拥有的智慧,以及能力和技能可以抵御衰老或大脑神经疾病带来的认知功能的衰退,其中最根本的力量来自于大脑的模式识别功能。模式识别是指有机体将新的对象或问题识别为已熟知的对象或问题的能力。人们在生活中的种种行为都体现了大脑的模式识别功能,即人的行动首先是由大脑的模式识别来认知事物和物体,然后用以前的经验来完成特定的动作和任务。
例如,清晨起来,你会看到熟悉的牙刷、牙膏等。但是如果没有视觉联合皮质,你就不会识别它们是什么东西。视觉联合皮质受损的人会产生视觉物体失认症。接着你会去拿牙刷刷牙。这也有赖于复杂的神经系统的运作,因为仅仅知道是什么物体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怎么用它。
所有这些智慧都需要大脑的模式识别来开启并取出来使用。所以,当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他的大脑也随之而衰老,但是,经年累月的生活和工作使许多智慧积累贮存在大脑中,并且可以通过模式识别来调取和使用,就可能完成正常的工作,甚至创造出优异的成果来。
为什么“很多人在老年时尽管会有认知能力的下降,但是仍然可以多种方式来保持认知能力”?
文章最后一段划线词“可能”能不能换成“一定能”?为什么?
文章第三段说“生活中,有些人直到晚年才达到思维的顶峰并取得许多创造性的成就”,因此可以称这些人为大器晚成者。除了诺伯特·维纳,你还能举出两个大器晚成的例子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航天技术减缓气候变化
①当今的航天时代,尖端的航天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笔记本电脑、防抖摄像机、婴儿尿不湿、方便面、真空包装食品、冷光源灯,这些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品,最初都是应用于航天的高新技术,现在已为普通民众的生活造福。
②50多年来,航天技术已经催生了许多有助于改善环境和节能减排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例如,天基卫星导航系统有助于减少海陆空运输工具,尤其是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遥感技术使风力涡轮机的发电效率更高;气象卫星的信息有助于太阳电池阵产生更多的电能。在过去几年中,欧洲航天局(ESA)的航天技术及商业转化中心又推出了一些有助于节能减排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
③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风力涡轮机的发电量,法国一家公司利用欧洲航天技术转移计划开发出一种专用激光雷达测量仪器,它能测量出距离地面高度上风力发电机所处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这种激光雷达技术就是采用了ESA即将在“风神”遥感卫星上所用遥感器的同类技术,而且这家法国公司在起步阶段曾利用ESA商业孵化中心改进激光雷达的性能。目前基于这种航天技术而研发的更多舣器已在10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气象卫星数据而开发的名叫太阳卫星的监测系统可以精确预测光伏(太阳能)发电厂的电力输出。这些来自气象卫星的信息用于改进光伏电厂各系统运行状态,并能快速检测出其故障。据估计,这些故障会导致发电量每年减少1O%以上。目前这一检测系统已安装在意大利的若干光伏发电系统中。
④航天技术不但能够为开发可再生能源服务,而且其航天遥感器还可用于减少工业和采暖锅炉碳排放。这种原先用于航暴器方面的监测技术,现在已被转用于精确控制工业和民用采暖锅炉燃烧状况的监测系统。由于这些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这种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确保锅炉燃烧系统保持最佳燃烧状态,从而达到既减少碳排放,又降低燃料消耗10%~1 5%的目的。这项由ESA航天技术转移计划支持而开发的技术,目前已被德国某公司应用于监测工业锅炉和其他各种民用采暖装置。
⑤卫星导航系统也可用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卫星导航系统通常用于为海陆空交通工具和行人指引道路。而现在又有人发明利用这些卫星导航信息减少汽车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众所周知,汽车行驶中如果反复突然加速和突然刹车减速,会使最环保的汽车也增加汽油消耗。一种名为智能“绿色驾驶系统”的产品,能够综合利用卫星导航信息和路况信息,及时告诉司机何时该加速,何时该减速,何时该保持恒定速度。使车辆始终运行在最节油状态;采用这一系统,预计可节省油耗15%—25%。另一种名叫“伽利略经济驾驶”的节能减排装置,可充分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道路地形高度剖面信息来优化车内某些辅助装置(如发电机、空调和功率操控系统)的操作,从而节省多达到20%的燃料。据估算,如果全欧洲采用上述节能减排装置,每年可节省燃料20亿升,减少5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⑥另外,卫星导航也有助于改变生活方式。要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就必须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为此你最好了解你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影响。英国的一些科研人员正在实施跟踪碳排放足迹计划。这一创新概念有助于人们更多地了解每个人每天碳排放的足迹,鼓励人们改变其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从而达到减缓全球变暖的目的。例如,有一种安装在手机上的软件套件,可以根据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及行程距离,计算出出行者的碳排放量,其准确性达到65%。该软件的优点是简便易懂,当你采用步行取代驾车出行时,你会立即看到你为减排所做出的贡献,从而鼓励人们改变生活方式。                                                        (选自《百科知识》2010.5)
结合全文,概述航天技术对减缓气候变化有哪些作用?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第四段中“由于这些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一句中的划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任选一个加点词作答即可)
阅读下列三则链接材料,联系全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材料二: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10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于5月3日落下了帷幕。在本次车展上,有95台新能源汽车亮相,众多汽车商都将推出新近研发的节能、环保车,突出展示近年来新能源及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及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等最新成果。
材料三:目前,北京市政协向全社会发出“提倡绿色出行、建设绿色北京”的倡议,号召人们选择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科学合理使用小汽车。
探究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母亲的茶事》,完成小题。
①乡村五月的晨,醒得特别早。仿佛还没来得及揉揉眼,天色便温柔地明亮起来。
②想起临睡前母亲说今天该采茶了,赶紧翻身起床。清水洗漱后,素面朝天地向屋后茶园信步而去。
③沿着春草丰满的小径向前,向前。晨露盈盈在我穿行游走的身后滴答作响,行不远,就看见母亲拎一小桶埋头在茶树丛中一朵一朵地采摘青茶。天地间罗下薄薄的清雾,空气中漫布着青草、泥土特有的味道,茶树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伸出一只只浅嫩的小手,一定是想抓住这个春天轻灵的羽翼吧!
④母亲含笑嗔怪我昨日在旅途风尘仆仆一天,累了,没多睡会,眼神却分明欣喜地巴望一起采茶,多点时间亲近她的女儿。学着母亲的样子,我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鸟舌般俏皮柔嫩的新芽,一边听她细声轻语絮叨着如烟的往事。
⑤一场场春雨飘过,茶树喝饱了水,滋滋地直望外冒着青翠的嫩芽,从清明到立夏前都是采茶的季节。那时候,青山茶场的千里茶园里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远远放眼望去,碧绿葱翠的茶山上星罗棋布地遍撒着一个个俏生生的采茶姑娘。她们如翩翩彩蝶穿梭在一条条绿色长龙间,头带草帽,腰挎竹笼,双手起舞,上下翻飞,一片片,一叶叶,采摘着满垅的希翼和梦想,茶树兴奋地颤抖着发出淅淅沥沥的欢唱。少女时的母亲便是那群茶姑里的一个。以前采茶都是一水的黄花闺女,母亲说,茶是最好“色”的,一个季节下来,那些丰满水灵的女孩子一个个都变得面黄肌瘦,神色憔悴。我一旁听了吃吃地笑,哪里是茶好色呀,分明是采茶的活太艰辛乏味,茶姑们的消瘦大致是劳累所致吧。
⑥布谷鸟高声吟唱着不急不慢地巡回在原野,和煦的清风痒痒地拂面而过。说着这些青葱往事时,母亲像往常一样抿嘴笑了。细细看看母亲,她真的老了,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我暗暗叹口气,心里湿湿沉沉的。不知还能喝多久母亲亲手采摘的茶叶了。
⑦吃过晚饭,父亲笑吟吟地问我要不要看茶叶是怎么炒制“出笼”的,他毫不吝啬地夸起母亲的聪明能干,去年只看过一次就学会了自己做茶。灶膛里的豆萁随着划起火柴的青烟熊熊燃起,红彤彤的火舌忽忽地舔着锅底,母亲把我们采了一天的青茶叶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赤裸着双手不慌不忙地翻炒起来。一股浓郁的清香蓦地扑鼻而来,飘飘缈缈地弥漫开去,一时间连满屋的空气都沉醉在沁人心扉的茶香余韵中。
⑧杀青、摊青、烘焙,母亲双手不停舞动,翻、揉、捻、搓丝毫都不含糊,那一点头一舒臂的灵活机警好象换了个人似的。我托腮依在灶边,贪婪地吸着,嗅着,陶醉着,铁锅散发的热气合着茶叶袅袅的清香逐渐盈润着我的心……
⑨二个多小时后,茶叶终于烘干焙好,粉墨登场了,簸箕里的新茶条索紧致,纤毫毕现,一共7两有余。望着母亲红肿麻木的手掌,拭着她额头沁出的汗珠,我感动莫名,没成想,每天在手中的青瓷茶碗里舒缓轻舞,婀娜多姿,清香碧纤的茶叶,竟然来得这么艰辛不易。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两个场面,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4分)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6分)
(1)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
(2)我托腮依在灶边,贪婪地吸着,嗅着,陶醉着,铁锅散发的热气合着茶叶袅袅的清香逐渐盈润着我的心……
文中最后一句“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有何作用,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分)
请结合文意对“母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科普短文《天宫一号》,完成小题。
①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② 在2010年的珠海航展上,被问及为何给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命名为“天宫”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程师王菡表示,人们把住得最舒服的地方叫做宫殿,而将空间实验室命名为“天宫”,则是希望宇航员们在太空中生活的地方能与宫殿一样舒适。天宫一号的名字还让人联想起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
③ 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长约9米,最大直径3.35米,重量约8.5吨,采用两舱组成结构,分别是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本体分为前锥段、圆柱段和后锥段;密封的前锥段和圆柱段为航天员短期驻留提供在轨生活工作空间,可容纳3名航天员生活;后部非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设备;在前锥段前部还装有空间交会对接设备。资源舱则包括发动机和电源装置等,外部安置太阳翼,用于提供轨道与姿态控制、电力能源供应、热控环控。
④ 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是作为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完成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验证天地往返运输飞船的性能和功能;突破航天员中期驻留、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再生式生保和货运飞船补加等关键技术,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安全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初步建立能够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试验平台。
⑤ 天宫一号在寿命、对接口等方面不同于其他空间站。首先,试验性空间站在轨寿命通常低于5年,而其他空间站可达5至10年,或者更长。其次,试验性空间站的规模较小,对接口也少,没有扩展能力。而其他空间站至少有2个对接口,能同时对接载人运输器、货物运输器或专用实验舱。三是试验性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次在轨时间较短,一般是几十天。而其他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次在轨时间大多为百天以上。
⑥ 天宫一号与国外试验性空间站在功能和用途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质量较小,约为8吨,而国外试验性空间站都为20吨级以上,因此称其为简易“空间实验室”更加合适。
选文第②—⑤段依次从哪四个方面介绍了天宫一号?
第⑤段中划线的“通常”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 分)
第⑤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航母——移动的“水上城堡”》,完成小题。

① 在人们眼中,航母是一座用钢铁堆积起来的庞大而神秘的战争平台。其实,航母更是一座移动的城堡,生活和工作在这一城堡中的人们过着异样而神秘的生活。
世界上最短和最繁忙的跑道
②人们脑海中关于航母的战斗场景往往是这样的:海面上,波浪翻腾,甲板上,身着各色马甲的战机勤务人员迅速完成检查、挂弹、加油等一系列工作后,伴随着刺耳的轰鸣声,一架战机冲出跑道,一段低掠之后冲天而起,瞬间没入云层……观察一个庞大的航母战斗群,特别是在空中俯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航母上的整齐停放的战机以及画有飞机跑道的巨大甲板。远望飞机起飞的平台,足有4个足球场那么大。人在这个庞大的平台上显得微不足道,因为就算是连接船锚的锁链其中的一环也足有160多公斤。
③航母甲板的战机跑道绝对称得上是世界上最短和最繁忙的跑道。战机在航母上起降与在陆地跑道上起降有很大不同,在航母上起飞与降落的距离大约一般只有正常跑道的十分之一。
④不过,在这块宽大的甲板上工作可并不那么轻松,稍一疏忽就可能酿成惨剧。巨大的气流,机械的故障,线路的问题,任何小疏漏都是致命的。稍有闪失,工作人员还会被气流掀到海里,被进气孔吸进去,飞机也可能碰到他们。因此,在航空母舰上,除了一般的安全要求外,美军方还作了一些特殊规定,如登航母需穿耐磨厚实的粗布裤、长袖衬衫、胶底鞋,禁止在甲板上戴帽子、首饰和容易脱落的物品。37吨重的飞机就在93米长的飞行甲板起降,当喷气发动机点火后,一枚硬币都会造成恶果,它就像子弹一样被抛向甲板,有时会损坏飞机甚至伤及工作人员。在飞行任务开始前,全体船员需要并肩排成一排检查甲板,寻找散落的碎片等物。
“水上城堡”运行的能量
⑤汪洋大海漂浮的孤岛上养活几千官兵,可能比弹射飞机还要困难,为航母上的数千官兵供应食物也就成了一项复杂的工程。
⑥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炊事班每天光是面包就要做9000个。美国“小鹰”号航母上有六个专门储备食品的大型仓库和五个就餐中心。一般来说,当航母离开港口时,舰上储备大约一个月的食物。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在设计上自持力为45天,舰上有285吨储备食物,在中途无补给的情况下,能保证每天的膳食供应。此后,每隔一段时间一艘如同巨型漂流仓库的补给舰,就会与航母在指定的地点会合。在担负作战值班期间,都是由航母战斗群中的补给船运至舰上。或由舰载直升机一集装架接一集装架地运送供给品,直到填满航母的13个仓库,这个过程被称作“垂直补给”。
⑦美国“里根”号四台蒸汽涡轮机还用于驱动航空母舰电站的发电机,为全舰提供电力;航空母舰所需的淡水由制淡水装置提供,该装置的生产能力达到每天40万加仑,相当于陆地上2000个家庭日用水量。与过去的燃油动力航空母舰不同,核动力航空母舰不需要经常补充燃料,通常情况下,每15至20年才需要补充一次核燃料。当然更换核燃料比起补充燃油困难、复杂得多,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可能长达几年;使用核装置也增加了航空母舰服役期间的风险因素,因此除了专门设计的保护结构之外,还配置了严格的监控系统。
品析题目“航母——移动的‘水上城堡’”的妙处。(3分)
文中划线句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战机在航母上起降与在陆地跑道上起降有很大不同,在航母上起飞与降落的距离大约一般只有正常跑道的十分之一。
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航母上官兵的“吃”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①微博出现于2006年,自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迅速传播。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上海11·15火灾事故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已成为一个分享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强大平台。
②微博的最初用途是让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向外界播报自己的所作所为。目前,这还是微博的主要用途。由于微博的使用,人们开始能够创造并传播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消费信息一——消费他人传播和“控制”的信息。如此一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进一步地拓展。
③微博的另一种用途是作为一种非正式渠道,对会议进行实时报道。与会者可以把会议内容贴到接收信息来源更新的公共订阅网站,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听到”发言人正在讲什么内容了。这样做还可以使那些与会人员看到其他人对发言人所讲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并且经常会在此后某个时刻引发对该话题的进一步讨论。这样一来,这个订阅网站就变成了思想和观点的档案库,对与会者来说,它是未来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把微博作为传播会议内容的一种非正式渠道也是一种良好的市场营销演练,因为目标事件会得到相当大的曝光率。
④此外,微博还能够使人们参与到具有重要社会和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中来。微博用户贴出关于危机情境的实时新闻不断更新,几秒钟内全世界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条新闻,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众多的从政人士和政府机构现在都在用微博发布公告。
⑤微博这种社交网络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招呼语已然变成了:朋友,今天你“微博”了吗?
为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     )

A.微博 B.微博用途
C.今天你“微博”了吗 D.获取信息的渠道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微博的用途?
第①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②段中划线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细菌和病毒
郭联顺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比喻,细茵最不济的起码也有一条裤子,有只讨饭碗和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或相应条件)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肚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会坏得那样猖獗?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他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选自《 中学生阅读  》)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3分)
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划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结合本文所学知识,请用简明的话语帮助你周围的人克服恐惧“病毒”的心理。(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郑文光的《宇宙里有些什么》选段,完成小题。
⑴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⑵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⑶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炫目的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⑷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的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太阳的密度是水的1.4倍),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⑸恒星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⑹这些星星里,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绕着它们转的吧。固然,今天凭地球上最大的望远镜,还不能直接看见别的恒星世界的行星,但是有什么理由能说太阳系的构成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呢?太阳可以有行星,为什么别的恒星就不能有呢?
⑺从这颗星星到那颗星星的距离,每秒钟能飞十六点七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⑻得走几万年,多么辽阔的宇宙空间啊!尽管恒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球(只有极少数比地球小),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里,这些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许还要小。
⑼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太阳也在其中。从地球上望出去,银河就像一个环,套在地球周围。这是一个美丽的环,当它一半没在地平线下,另一半横过天空的时候,人们就说,这是一条天河,它把多情的织女和牛郎隔开了。
⑽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⑾这就是整个宇宙吗?不,这还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⑿宇宙里有千千万万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
⒀我们肉眼能看到的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每当初冬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差不多在天空正中有一个纺锤形的小光斑,就是这个恒星系。它距离我们那样远,光线从它那里到地球上得走二百二十万年。在每一个恒星系里,光线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得走几万以致十几万年。不要忘记,光线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若是宇宙飞船,不知道要走多少万万年呢。
请说说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①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
②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里,这些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许还要小。
请联系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⑹段中画线的“想来会有”不能去掉的原因。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例如本文在介绍恒星时就抓住了恒星                   的特点;在介绍仙女座中的一个恒星系时就突出它                   这一特点。
选文第⑴——⑸段运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这样的结构方式有什么效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预测术”
①《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写了发生在大观园里的一件怪事:那些本该在阳春三月开花的海棠树,在花木凋零的ll月却突然开满了鲜花。聪明过人的探春心想:“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不久,大观园开始走向衰落。
②植物究竟有没有预知天灾人祸及天气变化的能力呢?虽说预知人祸的能力大多在文学作品中才能看到,但预测天灾及天气变化的本领却是活生生的事实。许多科学家对这一有趣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
③科学家发现,含羞草能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含羞草的叶子排列整齐、对称。轻轻触动一下它的叶尖,整个叶子都迅速合起来,真像低眉顺目、含羞自持的少女一般。通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是白天打开,夜晚闭合;日出前30分钟舒展枝叶,日落30分钟后枝叶则收拢。假如一反常规,白天闭合,夜晚舒展,则表示大自然将发生变异,这种反常表现很可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有人观察到,如果周围60公里的范围内将发生大地震时,约40分钟前,含羞草会发生行为改变,会在白天将叶子闭合起来。看来,含羞草的确能预知地震,给人以警示。
④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有一种植物,人们称它为“地震花”,可能是属于樱花一类的植物。它们生长在山坡上,地震发生之前,便会开花。岛上的居民把这种植物当作观测装置,只要发现它开花了,马上作应急准备。
⑤一些树木也具有这样奇异的“超能力”。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在地震来临之前,蓟县穿芳峪一个地方的柳树,在枝条顶部20厘米处,全部出现枝枯叶黄的现象。人们发现,当树木出现重花(二次开花)、重果(二次结果)或突然大片枯萎死亡等异常情况,那么很可能是地震将要发生了。
⑥科学家们观察到,地震发生之前,许多植物的生物电位会发生变化。l983年,日本秋田发生7.6级地震。震前20小时左右,日本观测点上的合欢树生物电位开始激烈地上下波动;震前l0小时,又平静下来;震前6小时,再次异常;地震之后,异常消失。除了合欢树以外,还有一些植物也能产生与合欢树一样的生物电位变化,像桑树、凤凰树、漆树等等。
⑦还有一些可以预报天气变化的植物,下雨、阴天、晴天都可以预报。
⑧广西忻城县龙顶山村旁,生长着一棵150多岁的“气象树”,当地人叫它青冈树。它的叶子颜色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晴天,一般是深绿色;当叶子变红的时候,就预示两天内这一带将要下大雨;雨过天睛,叶子又恢复成深绿色。多年来,当地农民就是根据叶子的颜色来预测天气,安排农活的。
⑨在安徽省和县高关乡大滕村旁,有一棵树龄400多年的老榆树,它也能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这棵树如果在谷雨前发芽,长得芽多叶茂,就预示雨水多;如果它跟别的树一样,按时节发芽,树叶长得疏密有致,就预兆风调雨顺;要是它推迟发芽,叶子长得又少,就预示雨水少,有旱情。几十年来的观察资料证明,它对天气变化情况的预报是相当准确的。
⑩这些植物为什么具有这种神奇的功能?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它的根系敏感地捕捉到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磁场等复杂变化。那为什么其他植物不具备这种功能?看来,要想解开植物预测的机理,还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旦把植物预知大灾难的超能力之谜揭开,那么将在人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树立起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文章开头写发生在大观园里的一件怪事,有什么作用?(2分)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⑥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是白天打开,夜晚闭合”一句中“通常情况下”能否删去,为什么?
请依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研究植物预测机理的现实意义是什么?(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比喻,细茵最不济的起码也有一条裤子,有只讨饭碗和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或相应条件)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肚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他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分)
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6分)
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互联网的IPv6时代   
IPv4地址池中,一共拥有43亿个可用地址。随着互联网膨胀时代的到来,IPv4地址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不断分配出去的地址让人们渐渐意识到,43亿这个数字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编号分配机构(IANA)将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毕,IPv4地址总库正式宣告枯竭。这标志着我国的运营商(联通、电信等)只能依靠手中仅有的几千万个空闲IPv4地址支撑现有的庞大的网络需求。然而,预计多则5年,少则一到两年,这部分IPv4地址也将消耗殆尽。为了满足越来越广泛的网络需要,IPv6地址的应用也就显得尤为迫切。
为解决IPv4地址的快速消耗问题,网络工程师们研发了一种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即多台机器公用一个IPv4地址。这一技术早前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解决了IPv4地址消耗过快的问题,但是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那就是“网络拥堵”。在我国,“网络拥堵”现象尤为明显。我国约有2.77亿个可用的IPv4地址,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IPv4地址需求,因此运营商广泛采用NAT技术来最大程度复用IPv4地址,这就导致我国的网络带宽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功效,进而影响上网速度。据统计,我国互联网网速平均速率仅为1.77兆,世界排名第71位,而韩国为20.4兆,日本达到15.8兆。
在IPv4时代,我国在1994年才首度接入国际互联网,比美国晚了将近30年。迟到的代价,是由美国等一些先接入互联网国家主导IPv4资源分配,中国只占到了全球的4.5%。时至今日,在全球互联网能够提供“域名解析”的多级服务器,依然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其余12个辅助根服务器分配为:美国9个,欧洲2个,日本1个。在这种游戏规则下,我国无法设立根域名服务器。
正是基于IPv4时代总结的经验教训,我国对迎接IPv6时代的到来显得尤为重视。可能很多人会问,究竟IPv6时代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实惠呢?作为IPv4的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理论上可以产生近乎无数个IP地址,确切地说,是34后面带36个零。夸张一点来说,IPv6 地址的确可以“让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具有一个IP地址”。由于IPv6地址的数量足够庞大,因此运营商不再需要进行繁琐的NAT转换,运营商的服务器只需用于数据转发以及安全维护,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另外,由于不需要太多的协议转换,家庭用户的上网速度一定会大幅度提高。这是因为IPv6具有唯一的标识性,那么具有IPv6地址的用户可以直接互连,不需特殊的服务器进行中转,这就意味着大幅减少了数据包在网络里盲目跳转的次数,进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上网速度。同时,大文件的高速传输、高质量视频的传送也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在IPv6时代,家庭网络中的各种电器应用理论也都将成为可能。在我国,电信通信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的相互融合都必须依赖IPv6协议的发展。如果每一个家用电器都可以拥有唯一的IPv6地址标识,结合智能传感网络,我们就可以远程了解家电的运行情况,进而实现家电的远程控制。
相信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能真正体会到IPv6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信息一体化、物联网、3G、三网融合都将以井喷之势席卷而来。
(选自《百科知识》2012.2B,有删改)
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IPv4时代的教训”和“IPv6时代的实惠”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分点简 要回答。
“IPv6理论上可以产生近乎无数个IP地址”中“近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在IPv6时代,我们可以远程控制家庭网络中各种家电的运行情况。请结合文意和你的联想简要列举两个生活设想实例加以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的题。
① 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出现了有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全球水资源出现了什么问题?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是,“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其原因是什么?
第3段文中划线的“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第3段文中横线上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细说交椅
①我们汉族人最初是席地而坐的,后来学习游牧民族开始坐马扎,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靠、不能倚。到了宋代以后,宋代人把它改造了。宋代人非常贪图安逸,他们希望马扎能更舒服些。这时的马扎吸收了圈椅上半部的特征,增加了靠和扶手,这样就可以倚靠了。所以这时它的名字也就改变了,叫做“交椅”。
②交椅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是体轻。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转缩须臾,重不数斤。”“转缩须臾”,是指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打开;“重不数斤”,就是说分量很轻。
③第二个特点就是腿部交叉,可折叠,便携。但同时缺陷也出现了,由于受力点在中心部位,就是“交午处”打一个圆洞,肯定伤害了木头,但偏偏它那个地方要承重。中国的椅子大部分是四足落地,承重在四个足上,所谓“立木顶千斤”。交椅则不同,所有的力量都在这个交叉轴上,让它撑住全部重量大有难度,所以不结实。据说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曾经坐塌过交椅。《诚斋诗话》这样写道:“诸伎立东坡后,凭东坡胡床者,大笑绝倒,胡床遂折,东坡堕地。”这里的胡床也就是交椅。
④交椅有很多功能,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正史中有相关记载,比如《三国志.魏书.魏武帝》中引用《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曹操可能是出于意外,也可能是假装镇定,他就坐在那里不动。这说明交椅在古代行军打仗中都可以使用的,让为官最高者休息。所以它又叫做“行椅”,意为行动中的椅子。
⑤交椅的第二个功能是打猎时使用。由于它可用于打猎时携带,所以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猎椅”。当皇帝出行、打猎的时候,就有人扛着椅子,累了让皇帝歇着,别人不能坐。在清代的宫廷绘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打猎的康熙皇帝坐在交椅上,随从都拿着弓箭站在他周围。《康熙南巡图》上也有这样的场景:康熙在船上坐着,其他人都站着。
⑥久而久之,交椅就有了第三个功能,那就是权利的象征。我们常说:谁坐第一把交椅?就是这样来的。《水浒传》中排座次、开山寨会议,都可以看到大量交椅的描写。这些反映了交椅在生活中地位的改变,它逐渐演变成一个权力的象征。
文本从多个方面对“交椅”进行了说明,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交椅的来历 B.交椅的特点
C.交椅的种类 D.交椅的功能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中说的“转缩须臾,重不数斤”,是为了说明交椅很轻。
B.文中举《诚斋诗话》中的苏东坡坐塌交椅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交椅是在宋代出现的。
C.文中举《曹瞒传》中的曹操在马超赶到时坐在交椅上不动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交椅在古代可用于行军打仗。
D.文中举《水浒传》中写排座次时有大量交椅的描写是为了说明交椅逐渐演一次成权力的象征。

下列与文本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A.《三国志·魏书》上记载曹丕一次打猎,因为底下的人不慎将猎物全放跑了,于是大怒,坐在交椅上,拔出刀,想把所有负责的人杀掉。
B.野史曾说:朱元璋在与陈友谅作战时,坐在交椅上指挥作战,差点被一发炮弹打死。
C.1996年,美国一个富翁曾花了50多万美金买下了一把黄花梨交椅,他认为黄花梨交椅有很大的增值空间。
D.一个公司想聘CEO—首席执行官。它的广告词写道:谁来坐这把交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说明对象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