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说明对象 / 现代文阅读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饺子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选自《北京晚报》  有删改)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       
第③段中画线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毒胶囊”有多毒?
谢滨欢
①自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以来,不少人都开始谈药色变。药用胶囊是一种药品辅料,主要是供给药厂用于生产各种胶囊类药品。某些企业用生石灰浸渍膨胀、工业强酸强碱中和脱色等手段清洗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制成毒胶囊,流向药品企业。
②那么,这种胶囊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呢?它的毒到底有多毒?
③经检测,药品胶囊中的铬含量严重超标。胶囊之所以胶囊中会发生铬超标,是因为黑心企业在制作胶囊时,用工业明胶代替了药用明胶。合格的药用明胶所用的猪皮和牛皮应是未经铬盐鞣制或未经有害金属污染的制革生皮或新鲜皮、冷冻皮。而制革厂的边角料只能用来生产工业明胶。
④铬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ⅥB族,常见化合价为+3、+6和+2,其中三价和六价化合物较常见。三价铬,就是用来鞣制的铬,它是阳离子,带三个正电荷。而六价铬就是如今臭名昭著的“毒素”了。它和氧原子抱着一起形成原子团,以铬酸根的形式存在。六价铬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有致癌性,急性毒性剂量范围在50-150微克/千克。即使在皮革行业中,六价铬也是人见人厌的化学物质。各国对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都有明确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201法令规定,皮革中不得含有六价铬。
⑤准确评估工业明胶的健康风险比较困难,原因有两个,第一,鞣制虽然使用的是三价铬,但是工业用鞣制试剂并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第二,毒性较小,三价铬和毒性剧烈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2010年,河北大学科研人员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15个添加了明胶的食品样品中,有13个超过2毫克/千克的标准,其中10个超过了100毫克/千克。毫无疑问,这些市场上的食品样品中添加的都是工业明胶。
⑥了解了工业明胶制作胶囊的危害性后,我们需要理性面对问题,置之不理和谈药色变都是不可取的。
⑦网上有传言说,摄入14ppm(ppm即百万分之一)的铬就会造成基因突变,这是对文献的误读。相关文献中所述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不等于突变。另外,该传言也把总铬和六价铬混为一谈了。总之,吃铬超标的胶囊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并不会像传言中那样发生基因突变。
⑧当然,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需要知道如何鉴别毒胶囊。 首先,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而工业明胶颜色深,厂家会多加着色剂以掩饰杂质,所以颜色越鲜艳的胶囊越有可能是工业明胶制成的;其次,一般工业明胶杂质多,可能含有淀粉等非明胶成分,所以胶囊一捏易碎;再次,用工业明胶做的胶囊质量和工艺相对较差、胶囊口比较松,容易拧开。
⑨面对毒胶囊问题,我们无需恐慌,只要理性对待,即可很好地避免再受侵害。
(选文有删改)
【注释】鞣(rou)制:用鞣料加工兽皮、制成皮革。
仔细阅读第⑧段,说说如何鉴别“毒胶囊”。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
(1)那么,这种胶囊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呢?
(2)和氧原子抱着一起形成原子团,以铬酸根的形式存在。
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胶囊类药品。
下列判断,哪些不符合原文?指出来,并简述理由。(3分)
(1)六价铬是人见人厌的化学元素,它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容易致癌,对皮革中六价铬的含
量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
(2)某些企业将皮革废料通过生石灰浸渍膨胀等手段处理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
业,以替代药用明胶。
(3)“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原因是工业用鞣制试剂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以及三价铬
和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洁身自好的莲花
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
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
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3分)
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3分)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
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②莲花的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①科学家认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尽管世卫组织29日提高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警戒级别,而且卫生管员也证实美国出现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但研究病毒的科学家们却渐渐达成共识,认为目前的混合型流感病毒变种并没有过去引起疫病大流行的那些病毒那么致命。
②事实上,上月底首先在加州圣迭戈和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其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③众所周知,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在任何时候突变,成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表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④田纳西州流感病毒学专家理查德•维比说:“这种病毒与1918年的致命性病毒完全没法相比。”1918年暴发的流感造成全球大约5000万人死亡。
⑤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相似这一点是不祥之兆。它们都是在春天流感季节的末尾出现,两者似乎都是重点袭击年轻人和健康人,而不是老年人和婴幼儿,而且它们都是H1N1变种,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两个关键的蛋白类型,这两个蛋白类型主要决定着病毒的传染力和扩散力。
⑥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周一上午公布了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病人身上病毒的基因序列,成千上万的科学家立即开始下载那些信息。他们把病人身上的病毒(1918年的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5N1D等)进行对比,之后发表了令人欣慰的消息。
⑦纽约西纳山医疗中心微生物学家彼得•帕勒斯说:“这种病毒缺少某些特征”。尤其突出的是,这种病毒缺少一种氨基酸。那种氨基酸似乎会导致肺部增生病毒粒子使之更致命。
⑧佐治亚大学流感专家拉尔夫•特里普说,对这种病毒蛋白类型的初步分析表明,经历过1957年那场流感的人可能对这种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1957年的那场流感疫情造成全球约200万人死亡。
⑨这或许可以解释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上这种病毒的原因。迄今,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为严重。
(选自《参考消息》2009年5月)
科学家提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的依据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的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B.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随时突变,变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
C.“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人们认为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完全相同。
D.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原因可能是对这种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在第④和第⑤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一种方法来解释“甲型H1N1流感”的特征?你觉得使用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上文和下面两则材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材料一:四川省新闻办公室2009年5月17日下午宣布:与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包某某接触的最后一批人员解除医学观察,患者包某某也同时治愈出院。(《钱江晚报》)
材料二:2009年5月17日,北京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是我国内地第三例输入性确诊病例。患者为女性,18岁,北京人。5月11日13时50分乘坐美国大陆航空公司C089航班到达北京。北京市卫生部门及时开展了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全部密切接触者均已查明并进行了医学观察,未发现不适症状。(《人民日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小题
①科学家认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尽管世卫组织29日提高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警戒级别,而且卫生官员也证实出现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但研究病毒的科学们却渐渐达成共识,认为目前的混合型流感病毒变种并没有过去引起疫病大流行的那些病毒那么致命。
②事实上,上月底首先在加州圣迭戈和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其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③众所周知,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在任何时候突变,成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表明,目前的疫情暴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④田纳西州流感病毒学专家理查德·维比说:“这种病毒与1918年的致命性病毒完全没法相比。”1918年暴发的流感造成全球大约5000万人死亡。
⑤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相似这一点似乎是不祥之兆。它们都是在春天流感季节的末尾出现,两者似乎都是重点袭击年轻人和健康人,而不是老年人和婴幼儿,而且它们都是H1N1变种,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两个关键的蛋白类型,这两个蛋白类型主要决定着病毒的传染力和扩散力。
⑥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周一上午公布了加州和得克萨斯州病人身上病毒的基因序列,成千上万的科学家立即开始下载那些信息。他们把病人身上的病毒同已知的病毒(1918年的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5N1等)进行对比,之后发表了令人欣慰的消息。
⑦纽约西纳山医疗中心微生物学家彼得·帕勒斯说:“这种病毒缺少某些特征”。尤其突出的是,这种病毒缺少一种氨基酸。那种氨基酸似乎会导致肺部增生病毒粒子使之更致命。
⑧佐治亚大学流感专家拉尔夫·特里普说,对这种病毒蛋白类型的初步分析表明,经历过1957年那流感的人可能对这种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1957年的那场流感疫情造成全球约200万人死亡。
⑨这或许可以解释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上这各病毒的原因。迄今,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为严重。                           (选自《参考消息》2009年5月,有删改)
科学家提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的依据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任选一处简要分析?
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a)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表明,目前的疫情暴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b)是可以避免的。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的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B.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随时突变,成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
C.“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人们认为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完全相同。
D.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原因可能是对这种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

在第④段和第⑤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一种方法来解释“甲型H1N1流感”的特征?你觉得使用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
根据上文和下面两则材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材料一:四川省新闻办公室2009年5月17日下午宣布:与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包某某接触的最后一批人员解除医学观察,患者包某某也同时治愈出院。(《钱江晚报》)
材料二:2009年5月7日,北京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是我国内地第三例输入性确诊病例。患者为女性,18岁,北京人。5月11日13时50分乘坐美国大陆航空公司CO89航班到达北京。北京市卫生部门及时开展了对密切接触者的跟踪工作,全部密切接触者已查明并进行医学观察。(《人民日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超级坚强动物
①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什么?最近,欧洲空间局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无人太空舱所得的航天实验数据发现,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一种我们肉眼看不清楚的水熊虫。
②2007年9月,一批水熊虫搭载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光子-M3”无人飞船进入太空,接受严峻的生存考验。研究人员希望用一些容易生存的物种,来测定太空中严酷环境下的生物反应。他们选择了两种水熊虫——大黄水熊虫和小斑水熊虫进入太空舱。10天之后,在能够立即让人类和其他绝大多数生命体丧命的太空环境中,所有大黄水熊虫和大部分小斑水熊虫都未能通过测试,牺牲在茫茫太空之中。但有10%的小斑水熊虫尽管停止了一切生物活动,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活生生地回到地球,成为了“航天英雄”。
  ③太空的真空和低温对于许多可以休眠的生物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它们最怕的是太空中的超强辐射。比如太空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地表的1 000倍,在太空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大黄水熊虫的一些细胞遭受紫外线灼伤而坏死,从而导致大黄水熊虫死亡。在完全开放的太空,只有10%的小斑水熊虫能够忍受如此极端的考验。存活下来的小斑水熊虫在结束太空之旅后,甚至仍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产下了一些“水熊虫宝宝”。            
④研究人员推测,小斑水熊虫肯定有一种独特的细胞机制可以修复辐射造成的伤害,或者它们有办法直接抵御太阳辐射。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可以在这类恶劣条件下存活的动物。这种虫子居然能在真空、超低温和强太阳辐射等多重极端恶劣环境下生存10天。
⑤除此之外,水熊虫在地球上的超强忍耐力也早就为科学家所熟知。水熊虫虽然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是它们有超强的耐旱能力,能够进入脱水状态。当栖息环境处于干燥状态时,它们停止所有新陈代谢,处于一种假死的休眠之中,甚至能这样“假死”数十年,直到有一滴水来唤醒它。
水熊虫的超级坚强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可以在这类恶劣条件下存活的动物。”一句中,“迄今为止”能否删去,为什么?
                                 
结合文本和材料,说说研究超级坚强动物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一】:紫外线含有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晒伤和皮肤癌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材料二】:紫外线还可以轻易地破坏生物体内的染色体,导致生物不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
鹦鹉鱼的睡衣
①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②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伙。如果有的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③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④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
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⑤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⑥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选自《意林》)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① 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
② 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
根据全文的介绍,简要写出鹦鹉鱼有哪些特点?(4分)
为什么说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请简要回答。(4分)
文章结尾写道“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人类有哪些“作茧自缚”的行为?请结合生活实际分析。(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毒胶囊”有多毒?
谢滨欢
①自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以来,不少人都开始谈药色变。药用胶囊是一种药品辅料,主要是供给药厂用于生产各种胶囊类药品。某些企业用生石灰浸渍膨胀、工业强酸强碱中和脱色等手段清洗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制成毒胶囊,流向药品企业。
②那么,这种胶囊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呢?它的毒到底有多毒?
③经检测,药品胶囊中的铬含量严重超标。胶囊之所以胶囊中会发生铬超标,是因为黑心企业在制作胶囊时,用工业明胶代替了药用明胶。合格的药用明胶所用的猪皮和牛皮应是未经铬盐鞣制或未经有害金属污染的制革生皮或新鲜皮、冷冻皮。而制革厂的边角料只能用来生产工业明胶。
④铬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ⅥB族,常见化合价为+3、+6和+2,其中三价和六价化合物较常见。三价铬,就是用来鞣制的铬,它是阳离子,带三个正电荷。而六价铬就是如今臭名昭著的“毒素”了。它和氧原子抱着一起形成原子团,以铬酸根的形式存在。六价铬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有致癌性,急性毒性剂量范围在50-150微克/千克。即使在皮革行业中,六价铬也是人见人厌的化学物质。各国对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都有明确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201法令规定,皮革中不得含有六价铬。
⑤准确评估工业明胶的健康风险比较困难,原因有两个,第一,鞣制虽然使用的是三价铬,但是工业用鞣制试剂并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第二,毒性较小,三价铬和毒性剧烈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2010年,河北大学科研人员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15个添加了明胶的食品样品中,有13个超过2毫克/千克的标准,其中10个超过了100毫克/千克。毫无疑问,这些市场上的食品样品中添加的都是工业明胶。
⑥了解了工业明胶制作胶囊的危害性后,我们需要理性面对问题,置之不理和谈药色变都是不可取的。
⑦网上有传言说,摄入14ppm(ppm即百万分之一)的铬就会造成基因突变,这是对文献的误读。相关文献中所述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不等于突变。另外,该传言也把总铬和六价铬混为一谈了。总之,吃铬超标的胶囊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并不会像传言中那样发生基因突变。
⑧当然,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需要知道如何鉴别毒胶囊。 首先,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而工业明胶颜色深,厂家会多加着色剂以掩饰杂质,所以颜色越鲜艳的胶囊越有可能是工业明胶制成的;其次,一般工业明胶杂质多,可能含有淀粉等非明胶成分,所以胶囊一捏易碎;再次,用工业明胶做的胶囊质量和工艺相对较差、胶囊口比较松,容易拧开。
⑨面对毒胶囊问题,我们无需恐慌,只要理性对待,即可很好地避免再受侵害。
(选文有删改)
【注释】鞣(rou)制:用鞣料加工兽皮、制成皮革。
仔细阅读第⑧段,说说如何鉴别“毒胶囊”。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
(1)那么,这种胶囊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呢?
(2)和氧原子抱着一起形成原子团,以铬酸根的形式存在。
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胶囊类药品。
下列判断,哪些不符合原文?指出来,并简述理由。(3分)
(1)六价铬是人见人厌的化学元素,它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容易致癌,对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
(2)某些企业将皮革废料通过生石灰浸渍膨胀等手段处理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以替代药用明胶。
(3)“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原因是工业用鞣制试剂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以及三价铬和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的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天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第①段是从哪两方面来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的?
                                                                                  
第⑥段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筷子中的文化》
朱启新
①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
②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既有器形的变化,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
③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3厘米,宽4毫米。及至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很分清了。
④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 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夹羹内的菜,分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
⑤制箸材料,通常采用竹、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真是很美。
⑥筷子挺直,宁折不曲。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写得也很有意思:“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此诗语句通俗,热情讴歌了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有删改)
文章第二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第三段括号里的“已知”能删除吗?为什么?
                                                                             
文章结尾处引用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有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黄岩岛
在南中国海东部,有一个三角形的珊瑚环礁,这就是我国在南海中的重要岛屿—黄岩岛。
  黄岩岛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在我国传统海疆线以内,西距西沙永兴岛约330海里,西北距海南岛约508海里,北距广州约600海里,东距菲律宾苏必克湾约145海里,地处马六甲海峡至台湾、巴士海峡的南海航线要道上。
   黄岩岛是中沙群岛中唯一在高潮时有礁石露出水面的环礁。它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 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泻①湖。泻湖东南端有一条水深9—11米,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黄岩岛海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盛产经济价值较高的金枪鱼、红鱼、章鱼、梅花参及各种贝类产品,特别是珊瑚种类繁多、经济价值高。另外,黄岩岛附近油气矿藏价值超20亿美元。
   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管辖。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岛东是幽深的马尼拉海沟,这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中国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开发和利用。
  同南沙群岛一样,黄岩岛海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我南海中部海域唯一的东侧前哨,加以建设,此岛可成为我南海重要的军事支点和海上生产后勤支点,间接威胁到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是日本重要生命线),并直接监控菲律宾及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行动,成为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相抗衡的重要据点。控制此岛可大大减轻我南下南沙的后顾之忧,为我进一步实质性控制南沙提供重要的保证。
【注】①泻湖:是海岸沙坝或沙嘴后侧与海隔离的浅海水域,常与海有狭窄的通道相连。
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黄岩岛,请简要概括。
为什么说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3分)
【材料链接】
2012年4月10日,多艘中国渔船进入黄岩岛附近海域躲避恶劣天气,菲律宾军舰将中国渔船堵在黄岩岛泻湖内,并派出士兵携带武器上船检查,试图抓扣中国渔民,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两艘中国海监巡逻船接到中国国家海洋局指令,迅速驶达黄岩岛海域,阻止了菲方逮捕中国渔民的企图,双方形成对峙状态。菲政府对外宣称:有8艘中国渔船停靠在“菲律宾领域内”的黄岩岛,该海域属于菲律宾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据记载,自1992年以来,菲方多次在黄岩岛附近挑起争端。
结合材料内容,分析菲律宾军舰与中国巡逻船对峙的深层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客家文化的重镇——高雄县美浓镇
①美浓因开垦之时经常烟雾弥漫,故原名“弥浓”。美浓镇位于高雄县中部偏东。美浓镇地理位置特殊,东、北、西三面环山,中央为美绿平原,北倚美浓山群峰,主峰“月光山”海拔六百余米,峰势丰腴圆润。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右堆统领林丰山、林桂山兄弟率领各氏族四十余人,来到美浓开垦,并在灵山脚下建立“开基伯公坛”,成为客家人开发美浓的始祖。美浓的好山好水,传承孕育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延续到现在,已有二百六十多年历史。美浓镇的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客家人,其食、衣、住、音乐,无一不显现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为适应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智慧。如今,美浓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闻名全台,也因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为台湾客家文化重镇而享誉中外。
②美浓人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大陆广东省嘉应州属蕉岭、梅县等地。镇民多以务农为生,民风纯朴,刻苦耐劳,勤俭持家,邻里和睦。过去,美浓人在辛勤耕作之余,常常以唱山歌自娱,“美浓山歌”在台湾的民谣中也自成一派。镇民以信仰佛教居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美浓镇所培养出的硕士、博士为全台之冠,他们在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表现。美浓的博士们还成立了全台湾唯一的“美浓博士学人协会”,可见美浓子弟教育水准之高,足以傲视世界。
③美浓的经济产业以芋叶著称。芋叶产量占全台的四分之一,因而有“芋城”之称,而且芋叶的收入往往是一般家庭子女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极富人文特色的油纸伞工艺精品,是抗战后才从广东潮州传入的,具有材质轻巧,坚固实用的特点,从制作到作画,都是纯手工的,已成为美浓的象征之一,人们只要一提到美浓,就会想到“油纸伞”。
④陶艺堪称为美浓产业的后起之秀。陶艺人士经过长期的摸索学习,将自行制作的各种釉药,试用在各种不同性质的陶土上,烧出许多极具特色的陶瓷艺品,其中以美浓、东门、石桥、美陶坊等的作品最为有名,并赢得了 “陶艺之乡”的美誉。客家美食更是美浓的一大特色,其特点在于咸、香、肥,其中卤猪脚、梅干扣肉、丝大肠、美浓粉条等名菜美食,总是让人垂涎三尺。油纸伞、陶艺及客家美食可以说是“美浓之宝”。
⑤美浓湖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湖的西北背山,三面环田,湖光山色,风景优美,也是冬季候鸟栖息的好所在。其他景点还有黄蝶翠谷、竹头角热带树木园、敬字亭、钟理和纪念馆等。
⑥美浓可以说是目前台湾硕果仅存的客家文化之乡,值得客家乡亲及客家文化爱好者访游和研究。 (文/江彦震 摘自环球客家)
本文中心句是                                               
阅读上文后,我们知道美浓镇有著名的           、陶艺、客家美食等特产和纯朴民风、信仰佛教、        、重视教育这些客家文化。
下面是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文章体裁上看,上文是一篇说明文。
B.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
C.文章第①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抒情。
D.文章语言的通俗易懂、生动准确。

阅读上文后,如同你已经对美浓镇作了一次游览。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写出对美浓镇的感受,这个字是(   ),并描述你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神奇的“生物钢”
生物钢指羊奶钢,也指牛奶钢。羊奶与牛奶,本与钢铁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硬是将它门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1997年,美国生物学家安妮•穆尔发现,在美国南部有一种被称为“黑寡妇”的蜘蛛,它吐出的丝比现在所知道的任何蜘蛛丝的强度都高,而且它可以吐出两种不同类型的丝织成蜘蛛网。第一种丝在拉断之前,可以延伸27%,它的强度竟达到其他蜘蛛丝的两倍;第二种丝在拉断之前很少延伸,却具有很高的防断裂强度。用这种蜘蛛丝织成的布,比制造防弹背心所用的纤维的强度还高得多。“黑寡妇”蜘蛛丝的优良性能,很快引起科学家的兴趣,他们设想,要是能生产出像蜘蛛丝那样的高强度的纤维该多好啊。
科学家想让牛奶的蛋白基因中含有“黑寡妇”蜘蛛丝的蛋白基因,于是就先找山羊进行转基因实验。让山羊与“黑寡妇”蜘蛛“联姻”,将蜘蛛蛋白基因注入一只经过特殊培育的褐色山羊体内,在这只山羊产下的奶中,有大量柔滑的蛋白质纤维,提取这些纤维,就可以生产衣服。
实践表明,由转基因羊奶纤维造出的布,比防弹衣的强度还高十几倍。这种超强坚韧的物质,是阻挡枪弹射击的理想材料,可以用来制造坦克、飞机与装甲车,以及作为军事建筑物的理想“防弹衣”。根据国外的资料,从一只羊每月产下的奶中提取的纤维,可以制成一件防弹背心。美国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蜘蛛丝的专家称,利用这种纤维制成的2.5厘米粗的绳子,足以让一架准备着陆的战斗机完全停下来。科学家给这种物质取名叫“生物钢”。羊奶与牛奶变成的“生物钢”,不仅有钢铁的强度,而且可以生物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它可替代引起白色污染的熟强度包装塑料和商业用渔网,还可用做医学方面的手术线或人造肌肤。科学家设想,如果让转基因山羊大量繁殖,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生物钢用于工农业生产与国防战略。考虑到山羊对植被的破坏性,对牛进行转基因实验的前途更为广阔,而且一头牛的产奶量比一只山羊的产奶量高得多。
从文中的介绍看,“生物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转基因羊奶纤维造出的布,为什么会比防弹衣的强度还高十几倍?
                                                                
第四段画线句子中的“完全”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生物钢”有哪些用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种”出石油
①据科学家粗略估算,全球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可达300亿吨以上,只要将这些植物进行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和石油成分相近的产品。目前。全球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煤或8∞亿吨石油。可以说,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储油库。
②科学家研究发现,可用于制造石油的植物品种很多,不少乔木、灌木、海藻等含有极为可观的天然炼油物质。美国科学家选用了千余种最富生产能力的水藻进行实验,从其体内提取类脂化合物以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转变成汽油和柴油。前苏联的科学家经过引导性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从锯末中也可以提炼出人造石油,这种植物能源比传统的石油和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首先,它便于就地生产利用,省却了远距离输送,因而成本比较低廉;其次,植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易于被植物吸收,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
③众所周知,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许多植物也可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倘若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把这些碳氢化合物提取出来,我们就可以得到所谓的产绿色石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在一个人工石油植物种植场,种植了一种名叫“尤加利”的树木。这种树木的茎和种子中均舍有这种可燃物质,1000平方米土地每年产5桶“绿色石油”,每桶成本仅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的价格是30美元。他的成功,推动了全球的石油植物研究。
④资料表明,美国现已拥有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能源植物速生林,英国已批准兴建一个石油植物园,瑞士已经制定出一个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油消耗量的计划。可以说,用不了多久,人类将“种”出石油。
阅读本文后,说说石油为什么可以“种”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出来的石油有哪些优越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说明植物能源开发的经济价值,文章第3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划线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水是最好的药》,完成题目。   
水是最好的药
F·巴特曼(美国)
①我们对水了解很多,对身体内的水却知之甚少,如果我们了解水在身体内的运行,会惊讶地发现,许多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身体缺水造成了水代谢功能紊乱,生理紊乱最终又导致诸多疾病的产生。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简单得令你难以置信,那就是:喝足够多的水。
②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仅靠水就可以治疗:心脏病和中风,因为水能稀释血液,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阻塞;骨质疏松症,因为水能使成长过程中的骨骼变得更加坚固;白血病和淋巴瘤,因为水能够将氧输送进细胞,而癌细胞具有厌氧的特征;高血压,因为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剂;
糖尿病,因为水能够增加身体内色氨酸的含量;失眠,因为水能够产生天然的睡眠调节物质——褪黑激素;抑郁症,因为水能使身体以天然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的供应。
③人体内有一套完善的储水系统,在体内储备了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75%。正因为如此,人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暂时的缺水。人体内还有一个干旱管理机制,其主要功能是:在人体缺水时,严格分配体内储备的水,让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输送的养分。在水的分配中,大脑处于绝对优先的地位。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发出局部缺水信号后,人立刻感到口渴;警报信号越强烈,口渴就越厉害;口渴越厉害,身体对水的需求就越急迫。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往往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咖啡、酒或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碳酸饮料,而不是纯净的天然水。不可否认,茶、咖啡和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不仅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物质。可这些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中,还含有大量脱水因子,这些脱水因子进入身体后,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这就是我们越喝茶和咖啡,就越想小便的原因。由此,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麻木,水的新陈代谢功能就会紊乱,从而会表现出比“口干” 多得多的症状:它们会让你的腰疼痛,颈椎疼痛,消化道产生溃疡,血压升高;它们甚至还让你患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④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常常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复杂到连自己都懵懂的地步,身体缺水不仅会发出口渴的信号,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患病信号。此时,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原因,一味地用化学药物让这些信号“闭嘴”,就会铸成大错。          (节选自《水是最好的药》一书)
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举例说明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说明文语言强调的是准确性,请你说说文中划线词的表达作用的。
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往往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咖啡、酒或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碳酸饮料,而不是纯净的天然水。
                                                                             
你的同学张明每天都会喝四五罐可乐,请你运用本文中相关知识对他进行劝阻。( 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说明对象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