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概括说明内容
初中语文

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健康“双刃剑”﹣﹣抗生素

①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杀菌或者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 1929年偶然发现的。从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陆续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②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5%、住院患者的使用率为80%,外科手术中使用率高达95%,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不恰当使用,导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致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1961年,英国发现耐甲氧西林的超级金色葡萄球菌MRSA.1986年法国和英国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超级肠球菌VRE.2009年,印度出现了一种几乎可以对所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NDM﹣1超级耐药肠杆菌……各种新型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让细菌学家不得不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

③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基因突变是完全随机的,自然界施与基因进化过程压力,从而改变该过程的前进方向,使得适应自然环境者得以存活和繁衍。在漫长的进化中,基因每次随机突变的结果逐渐累积,最终使细菌的基因库中出现了各种耐药基因,这就是细菌的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选择压力下,通过接合型质粒、转化、转导或基因重组的方式获得外来基因片段而产生的耐药性。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转移,很容易形成多重耐药。号称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然而获得性耐药并不稳定,细菌也有可能因丢失耐药基因片段而失去耐药性。

④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抗生素不是灵丹妙药,并不是普通感冒或腹泻都需使用。抗生素也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患者必须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凭经验自我用药、预防性用药、家庭常备抗生素等观念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1)选文介绍了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抗生素的作用及由来→  →细菌的耐药性(或抗药性)产生原因及分类→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3)阅读选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

B.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

C.超级细菌也可以对抗所有抗生素从而产生永久抗药性。

D.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普遍。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

(4)如何理解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

来源:2020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主要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整体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而这个整体特征又主要是通过“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森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方面来体现的。这两篇都是事理说明文。
B.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C.课文《芦花荡》选自《孙梨文集》,是孙梨“白洋淀纪事之二”。孙梨,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D.扩写要忠实于原作,不改变中心意思;为了突出中心,扩充那些值得扩充之处,而不是任意发挥,故意把话拉长;扩写时,要注意情节的发展符逻辑,人物性格前后统一等。续写是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做延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真实的声音

①你了解自己的声音吗?

②相信不少读者在用社交软件和别人进行语音聊天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按到自己发送出去的语言信息,听到被录下的声音,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如此陌生,和原先认为的大相径庭;也有些喜欢唱歌的朋友,在用唱歌软件录制自己歌声并上传后,却听到自己的音色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连忙尴尬地删除。

③这一系列现象的发生,不免让我们疑惑,我们自己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自己说话时觉得声音还不错,但传到别人耳朵里后,却变得“傻乎乎”的?或许很多朋友会认为,其实别人听到的才是自己真实的声音,而自己说话时听到的,是经过“自行脑补”后美化了的,并不真实。

④这样认为的朋友,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和别人同时听到的确实不一样,但自己听到的也并非“脑补”,它也是真实的。

⑤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声音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

⑥第一个渠道是空气传导。当外界出现嘈杂的声音时,这些声音会首先通过你耳朵的外耳道振动鼓膜,再通过鼓膜传导到听觉感受器中,最后通过感受器中的听觉神经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到大脑皮层,声音就这样被听到了。我们听自己的录音,或者别人听我们自己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

⑦第二个渠道是骨传导。当我们自己发出声音时,声音会通过中耳的听小骨传递到颅骨,再由颅骨传递到听觉感受器,经听觉神经在大脑皮层感知声音。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就是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这就是为什么就算你用双手将自己的耳朵严实地堵住,然后轻轻地说话,无论再小声都能感觉得到的原因﹣﹣我们听自己的声音,不用通过空气。

⑧那么问题来了,空气传导也好,骨传导也罢,究竟哪个声音,才是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呢?

⑨其实,你自己说话时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的声音,才是你最本真的声音。声波在固态物质中传递的速度最快,因为固态物质微粒之间的间距比气态和液态物质更小,微粒振动时的能量能够紧密传递下去,所以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不会有太多损失。音调、响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实。

⑩而声音在空气中传导时,能量损失较大,因为声波在空气中传递最慢,振动的能量有很大部分会被空气中的分子吸收。音调、响度、音色都会发生改变。

⑪简而言之,其实当你说话时自己听到的声音,才是失真最小,最真实的,但可惜的是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而他人听到的你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都失真了。

⑫习惯了自己真实的声音。听到失真的当然会感到厌恶了。

(选自《奥秘》,2019年第4期。有改动)

(1)第④段中说,“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那么,“另一半”指什么?

(2)“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  

A.第②段后

B.第③段后

C.第④段后

D.第⑤段后

(3)第⑨段中的“最接近真实”与第⑪自然段中的“最真实”是否矛盾?为什么?

(4)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

来源: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蜡烛》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B.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是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C.从《芦花荡》主人公老头子身上,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D.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问题。

中国古代餐桌上的分与合

①“天下为一家,而无私织私耕,共寒其寒,共饥其饥。”(《尉缭子》) 在原始社会,人们将食物平分后,各自进餐,这就是原始的分餐制。

②先秦时期,饮食的礼仪尤为重要,《礼记》中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的说法。那时人们的就餐方式是席地而坐,每人前面摆放一张低矮的食案盛放餐具及食物。孔子曰“席不正不坐”,人们要规矩地坐在席子上,吃自己面前的食物,这就是典型的分餐制。

③汉代著名的“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这种分餐制的场景在汉代壁画及画像砖中均有体现。如在河南新密市打虎亭汉墓出土的描绘宴会场面的壁画中﹣﹣人们跪坐在席子上,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张食案就餐。

④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变革。首先是用餐家具的改变,方凳、胡床、椅子等高足坐具逐渐取代了席子。其次,频繁的战乱冲击了传统礼制。“席不正不坐”的要求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时期人们的就餐制仍以分餐制为主。《世说新语》记载,顾荣有一次参加宴会,看到端烤肉的人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因辍己施焉”,说明当时的宴席确是一人一份食物。

⑤到了唐代,各种高足坐具已非常流行,中国人已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高足的餐桌应运而生,称为“食床”。这一时期的壁画中出现了很多使用高桌高椅进餐的场景。宾客共同坐在一个食床旁边,但主要的菜肴和食物是由厨师或仆人“按需分配’的。只有主食或羹汤食物才合餐,由进食者或仆人、庖厨添加,有学者称之为“会食”。

⑥分餐制向会食制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有时候人们还会遵循古制。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及其他几位贵族子弟面前摆着几张小桌子,反映了当时分餐制依然存在。

⑦宋代是“围桌而食”合餐制形成时期。《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城内人家如要举办酒席,一切桌椅陈设、餐具器皿,厨师伙计都可以租赁或雇佣。以至于“托盘,下请书,安排坐次,尊前执事,歌说劝酒”都有专人负责,称为“白席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描述,如果贵宾动筷子吃了某种菜肴,白席人便高唱一声某人吃了什么,请众客同吃。不过,一 些重要场合,如宫廷宴会上,还会采用分餐制。

⑧明清时期,国人以合餐为主,但并不绝对。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在《大中国志》写到,中国人喜欢用餐桌的数量来显示宴会盛大,一般是一桌坐四人,或两人。但对于大人物来说,他们安排一人一张桌子。即便是合餐,也可以用公共餐具防止交叉污染。《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第一次吃饭时,李纨和王熙凤二人就“立于案旁布让”,为别人布菜自然得用公共餐具。据考证最早使用公共餐具的是宋高宗赵构。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馀》中记载,宋高宗“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吃饭之前,“择取欲食者以别著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皇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仔细阅读全文,先填写表格中①②两空,再纵向比较,写出探究结果。

朝代

资料出处

主要餐制

坐式/坐具

原始社会

《尉缭子》

分餐

  /席子

先秦

《礼记》

汉代

“鸿门宴”

南北朝

《世说新语》

围桌而坐/高足的凳、椅

唐代/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会餐 分餐

宋代

《东京梦华录》《老学庵笔记》

  

明清

《大中国志》《红楼梦》《西湖游览志馀》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因辍己施焉”意思是把自己的那份烤肉给了端烤肉的人。

B.唐代出现的“食床”是指高足的餐桌和高足的凳椅。

C.“会食”中的主食或羹汤可自取,也可由仆人或庖厨添加。

(3)第⑧段画横线句子说到宋高宗的哪些用餐细节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的笔名是周树人。
B.“乌云在扩大:它的前沿像衣袖一样伸展开来,像苍穹似的笼罩着。”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译文是:有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Wi﹣Fi能像空气一样笼罩我们的生活吗?

    在“没网就不能活”的今天,Wi﹣Fi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到一个地方,Wi﹣Fi要是没连上,人会感觉到格外失落。会不会有那么一天,Wi﹣Fi就像空气一般笼罩我们的生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只要拿出手机就能连上免费Wi﹣Fi?

    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由和他的研究团队最近发明了一种专利技术,利用闪烁的灯光来传输数字信息,这被称为“可见光通信”。专家表示,该技术离全面普及已经不遥远,将来在任意一个LED灯中增加一个微芯片,它就能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

    据统计,目前地球上有大约的地区仍未实现互联网接入。为满足贫困、边远地区人们的上网需求,以及通过收取费用,满足部分经济宽裕使用者的超级漫游需求,谷歌正在建设一项通过热气球为全球提供快速、稳定的Wi﹣Fi网络的工程,代号“懒人”。目前相关测试已经在巴西展开。

    据国外最新消息,美国科研人员还打算把信号传到大海中。他们研究出了一种“深海计算机网络”﹣﹣通过水下传感器,将网络数据传输到大海及河川中,提供Wi﹣Fi信号。不过,在大海里覆盖Wi﹣Fi算资源浪费吗?据研究者说,这种全新模式的无线网络,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进行水下海洋研究工作,例如通过Wi﹣Fi检测、预警海啸等。

    此外,“萌宠”也能装Wi﹣Fi!泰国一家电信公司日前找到许多猫和狗做“志愿者”,在它们的脖子上挂上支持移动Wi﹣Fi的热点设备。使用Wi﹣Fi者只要靠近这些宠物,连接热点,就能上网,网速峰值可达每秒8.76M.有人打趣道:“如此一来,以后人和狗出去散步,将会是狗遛人,而非人遛狗。”也许以后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狗狗疯一般地往前跑,主人跟在后面大喊:“狗狗,你快给我回来!我的Wi﹣Fi断了!”

有了Wi﹣Fi,人们上网的方便程度大大提升。但是,人沉溺于虚拟世界可能会疏离甚至排斥现实生活。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我们应该把持住,确保自己的生活不被其操控。

(石头/文,选自《奥秘》2015年第3期,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未来Wi﹣Fi笼罩生活有哪些方式?

(2)细读全文,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可见光通信技术已经全面普及,将来在任意一个LED灯中增加一个微芯片,它就能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

B.美国科研人员研究出一种“深海计算机网络”,他们打算把信号传到大海中,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进行水下海洋研究工作。

C.泰国一家电信公司在做“志愿者”的宠物身上挂上支持移动Wi﹣Fi的热点设备。如果使用Wi﹣Fi者离这些宠物太远就会断网。

D.目前,地球上大部分地区仍未实现互联网接入。谷歌正在建设一项代号为“懒人”的网络工程,目前相关测试已经在巴西展开。

(3)《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加的进行曲”。你认为Wi﹣Fi进入我们生活,其“悲”“喜”分别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作答。

来源: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多一些宽容》这是一篇谈人的修养的文章。课文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重点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B.《敬业与乐业》总体结构是“总——分”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C.《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D.《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全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太空快递员”﹣﹣天舟一号

①4月20日晚,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点火升空,中国首单“太空快递”正式发出,预计两天后送迭天宫二号。

②作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只运货,不送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

③天舟一号具有承载能力与人性化设计的双保障,可以说是大块头有“小心机”。它身高10.6米,体宽3.35米,最大装载状态下重量迭13.5吨,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是我国目前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这次任务,天舟一号要为天宫二号带去6吨左右的货物和推进剂。同时,天舟一号货物舱的设计极具“心机”,能在简单改造后“变身”为全密封、半密封、全开放三种形态。全密封主要运输航天员消耗品、密封舱内设备与试验载荷;半密封除了可以运输密封舱内货物外,还可以满足包括太阳电池翼等舱外物资的运输需求:全开放货运飞船主要用于大型舱外货物的运输。

④据可靠消息,为了这一趟远差,“太空快递员”天舟一号准备了不少秘密武器,太空中的日晒强度比地球上猛烈千百倍,在太阳照射的情况下,天舟一号的表面会迅速升温,为了帮助推进舱中的设备“防暑降温”,聪明的天舟一号在自己的皮肤上涂了一层“防晒霜”。为了保证货物能够安全地到达“客户”手中,天舟一号还精心准备了一种高科技货包来装载货物。早在出’发前,天舟一号就“听过”关于太空垃圾给国际同行带来的困扰,于是,为了运输过程更安全,天舟一号决定随身携带力学环境测量系统。此外,还有相对测量子系统、网络交换技术等。

⑤天舟一号不只是“快递员”,还将完成多项任务。

⑥天舟一号将要进行一次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验证,为天宫二号在轨加油。别小看这次的在轨加油,其过程要比汽车加油复杂得多,分为29个步骤,每步都需要精细控制,整个过程要持续好几天

⑦在第一次交会对接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上演一场高难度的“太空芭蕾”﹣﹣天宫二号转体180度,天舟一号从天宫二号下方绕飞,同时转体180度,加速赶到天宫二号前方,最终从前方与天宫二号进行一次交会对接。

⑧天舟一号将完成快速交会对接试验,把之前需要2天左右的交会对接过程提速到6个小时左右,就像是从乘坐“绿皮火车”变为乘坐“高铁”。这意味着可以缩短航天员在飞船狭小空间中滞留的时间,使载人太空飞行变得更加舒适,还可以让无法经历长时间运输的货品尽快送达,同时,更大程度上保障未来空间站的安全,方便空间站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

⑨对接后,天舟一号还将开展货运飞船控制组合体试验,接过组合体飞行的“控制权”,带着天宫二号一起飞。

⑩天舟一号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效能,随船搭载了几十台载荷设备,将在轨开展十余项载荷实验。

⑪为了避免自身成为太空垃圾,天舟一号将在完成飞行任务后,首次实施主动离轨,落于南太半洋预定安全海域,为打造一个洁净、安全的太空环境做出贡献。

(1)选文主要介绍了天舟一号的哪些内容?请加以概括。

(2)分析选文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目前”不能去掉的原因。

(3)简要说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快速交会对接有哪些好处。

(4)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第①段中“首单”一词表明天舟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给天宫二号运送货物的飞船。

B.第⑤段“天舟一号不只是‘快递员’,还将完成多项任务”一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在第一次交会对接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同时转体180度,与天宫二号进行一次交会对接。

D.选文多处把天舟一号拟人化,如“小心机”“聪明”等词语,增强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来源:2017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感人的散文,文中的“我”就是林海音自己,文章重点写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写得深沉,含而不露。
B.《未选择的路》作者重点刻画的是自己选择走的那条路,诗中作者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哲理丰富,耐人寻味。
C.《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好像一出舞台剧,作者各有侧重地描写了四位作家在肖像、行动和语言的特点,很好地突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
D.《社戏》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幼年看社戏的往事表现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名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C.《杂诗》的作者是王维,宋代著名诗人,字摩诘,世称“诗魔”。
D.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忆读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阿尔法狗”凭什么打败世界冠军

①前不久,一场举世瞩目的围棋比赛以“阿尔法狗”4:1击败前世界围棋第一人李世石九段告终。

②打败世界冠军的“阿尔法狗”其实不是狗,这只是它的“网名”,它的英文名叫AlphaGo,中文名叫“阿尔法围棋”,它的真实身份是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软件。

③什么是人工智能软件呢?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够产生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软件,它具有现场感应和环境适应的能力,具有表示、获取、存取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能够采用人工智能的问题求解模式来获得结果。击败世界冠军的“阿尔法围棋”便是这样的一款智能软件。

④就下棋而言,一种直观的思路就是列举所有能赢的方案,然后优选出一个最佳方案。一般来说,下一盘围棋大约需要150步,每一步有250种可选的方法,要是人工智能采用这种思路,需要计算大约10360种情况。这样看来,在有时限要求的比赛中,列举所有情况的思路是不可行的,所以,研究者们选择了模仿人类大师的下棋方式,这就是“深度学习”。其原理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合作“挑选”出那些比较有前途的棋步,抛弃明显的差棋,从而将计算量控制在计算机可以完成的范围内。其中,“策略网络”负责减少搜索的宽度。面对眼前的一盘棋,人工智能机器人会观察棋盘布局并试图找到最佳的下一步,相当于“落子选择器”。而“价值网络”则负责减少搜索的深度。人工智能机器人会评估棋局的整体局面并预测双方胜负,相当于“棋局评估器”,在局面处于明显劣势的时候,会直接抛弃某些线路,从而辅助落子选择器。在“两个大脑”的配合下,“阿尔法围棋”具有了像人类棋手那样的思维方式。同时,研究者通过“监督学习”让机器人掌握海量的专业棋局;通过“强化学习”让机器人从每次对弈中获得新的经验。而且,一个人或许一年能玩1000局,但机器人一天就能玩100万局;人类在长时间比赛时会犯错,但机器不会。所以,从理论上说,“阿尔法围棋”只要经过足够的训练,就能击败所有人类选手。

⑤如果你认为智能软件就是陪你下棋的娱乐工具,那你就错了。智能软件在商务管理、家政服务、精准医疗、环保检测和巡航导弹武器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日前,中国科学院技术研究所发布了全球首个能够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寒武纪”,这项成果正式投产后,反欺诈的刷脸支付、图片搜索等将更加可靠、易用。

⑥“阿尔法围棋”战胜世界冠军,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标志性成就。随着整个科学体系演化进程的加快,在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发展中,人工智能一定会进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开启人机协同思考的新纪元。

(1)这篇文章标题很有意思,说说你的发现。

(2)整体把握全文,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3)第④段、第⑤段划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阅读第④段,分别在A、B、C处填写适当内容,完善表格。

工作方式

A  

落子选择器

减少搜索的宽度

观察棋局并试图找到最佳的下一步

价值网络

B  

减少搜索的深度

C  

(5)当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在围棋比赛中“秒杀”人类的时候,人类的智力是不是就贬值了?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萤火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昆虫,即使你没有亲眼见过,也至少听说过它的名字。萤火虫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是挂了一盏小灯。在宁静的夏夜,你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
萤火虫长着三对短短的腿,它们利用这三对小短腿迈着碎步跑动。雄性萤火虫到了成虫时期,会长出鞘翅,就像其它甲虫一样。而雌虫则永远都保持着幼虫阶段的形态,无法享受飞翔的快乐。萤火虫有着色彩斑斓的外衣。它的身体呈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红色,边缘则点缀着一些鲜艳的棕红色小斑点。
以上文字选自法国作家的优秀科普著作《            》,“即使你没有亲眼见过,也至少听说过它的名字”一句中,“即使……,也……”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是            关系。“在宁静的夏夜,你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一句中,“在宁静的夏夜”充当的句子成分是           ,“经常”的词性是            。“萤火虫有着色彩斑斓的外衣”一句中,“色彩斑斓”的短语结构类型是                。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包含比喻修辞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5G,可不只是快

①有这样一个通俗的对比:4G时代下载一部2GB大小的高清电影需要5.3分钟,5G时代,将缩减至6.4秒甚至更快。但实际上,5G不仅仅是快。伴随着5G技术的发展,人类有可能进入万物互联的超级全连接时代。

②据专家介绍,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简称,被称为“面向2020年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从连接人到连接物的万物互联的关键技术。

③5G与3G、4G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被认为是第一次将用户体验作为研究的重要核心。5G时代,重要的不再是速度,而是提供更多的应用和服务体验。5G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将连成一体。无处不在的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虚拟现实、3D息影等都将成为现实。手表、眼镜、牙刷、球鞋、自行车等个人物品,城市的停车位、垃圾箱、广告位、路灯等基础设施,都可以连成一体。工厂里的转运箱、叉车、机器人都将连接到移动网络,从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5G将加速许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物联网、自动化、交通运输和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④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智能驾驶,是业界普遍认同的5G时代关键应用。当前一些应用,比如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的高可靠性、低时延,4G没法满足,5G的出现将给无人驾驶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延迟低于1毫秒峰值传输速率高达10G bps(比特每秒),在5G时代能够成为现实。超低延迟和大数据文件的高速传输让5G能够像第六感一样近乎实时地获取与周围环境的信息。汽车将可使用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与路上其他汽车以及包括路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沟通”。

⑤“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也将随着5G的到来成为现实。专家认为,当前,全球物联网设备数是70亿,预计到2022年大约有290亿台联网终端,其中约有180亿物联网终端。这一巨大的变化将会影响人们对网络的使用方式以及网络的建设方式,并对行业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⑥在明确5G作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后,我国已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

⑦对5G来说,全球统一的标准至关重要。5G的统一标准,需要欧洲、亚洲、美洲等全球各区域和国家的开放合作。不要坐等5G到来,而应该尽早在基础设施、运营能力及生态建设三方面做好准备,以抓住5G带来的机会。

(1)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说明对象是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

B.5G不仅能带来更快的传输速度,而且会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应用和服务体验。

C.本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D.5G时代会对各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但不会影响网络的建设方式。

来源:2017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的作者是明代散文家宋濂,他用自身实例进行现身说法,意在告诫条件优越的“同舍生”马君则要认真刻苦地学习。
B.“四支僵劲不能动”和“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支”“被”现在分别写作“肢”“披”。
C.文中加点字“汤”“腰”“臭”“以”分别解释为“热水”“腰上系着”“香料”“因为”。
D.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我”)寄居旅馆,旅馆主人每天给(“我”)准备两顿饭,从没有鱼和肉这样美味的东西享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概括说明内容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