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虚词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宋]徐侨
沼盈盈闲绿水,郊原浩浩涌青禾。
烟连山际无人语,只有晚归樵牧歌。
【注释】①徐侨(1160—1237),字崇甫,婺州义乌靖安里龙陂(今佛堂镇)人。②陂(bēi):池塘。
诗人傍晚“望”见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的最后两句妙趣横生,颇有韵味,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赏析,共6分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诗的大意是(2分)
                       
划分句子节奏,每句画两处,用“/”线(1分)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任选角度赏析你喜欢的句子。
喜欢的句子:                                     
赏      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1题。8分
【甲】 使至塞上                 【乙】 渔家傲
王维                           范仲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以上两首诗词描写的都是塞外秋景,“征蓬”“归雁”两个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比喻                ;两首诗词中都提到“燕然”,这个典故与东汉的窦宪有关,用在诗词中均暗含有                      意思。2分
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两诗在景物描写方面各有特色。甲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乙诗里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都较好地抓住了塞外风光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一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描绘塞外的奇异风光。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后面小题。(共5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词的上阕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爱国豪情。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晏殊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晏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长相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请简要分析“空”字的表达作用。
这首词题目为“雨”,但通篇不出“雨”字,却“雨”贯全篇,请作简要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完成后面题目。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该词是苏轼在徐州作官所写。按当时风俗,天大旱,地方官员要向天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是苏轼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①缫(sāo)车:缫丝车,抽丝工具。②牛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③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④野人:农夫。
7.(1) 全词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仅                               一句就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2) 上片写初夏田园风光,请描绘“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的景象。
                                                                          
(3) 虽然旅途疲惫,但词人作为一方父母官仍展现出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除此以外你还读出哪些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古诗词鉴赏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①.望西都,意踌蹰②,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相见欢》,完成题目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改编】“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锁”字可谓传神之笔,请试做赏析。
这首词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是由于它对“离愁”所做的真切、深刻的描写。试举例说说这一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词鉴赏
定 风 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宋元丰五年(1082)
词中描写了哪两个场景?
这首词是借景抒情的佳作。请你说说这首词的主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清平乐·村居
【南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题目中的“        ”是词牌名。请再写出一个词牌名:        
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词赏析。(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用原文回答)“可怜白发生”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愁之情的?
在词中,词人分别运用了情景交融、比喻等手法来抒发情感,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词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沙场秋点兵”一句不仅交代了         等“记叙要素”,也预示了       的前景。
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                ;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题。(4分)
北斋雨后①     北宋·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 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②,留客临轩试越茶③。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 ① 此诗为作者熙宁七年(1074)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②吴画指唐代大画家,被后人尊为“画圣”的吴道子。③越茶即越地(今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之茶。
第二联通过双禽占竹、一蝶寻花的画面描写,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
结尾两句是点睛之笔,“多”“少”二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武 陵 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赏析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答:                                                               。             
(2)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