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裴子野①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②,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③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裴子野:南北朝时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②率:标准。③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1)对划波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家素清贫时/逢水早/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B.家素清贫/时逢水早/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C.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D.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冬至后女婿谒之
②某郎好酒,故汝常贫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躬自同之,常无厌色。
②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4)邺下领军与南阳人人性中的弱点分别是什么?
(5)我们从裴子野身上能学到哪些优良品质?
下列诗句朗读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
(1)解释加点词语
①欧阳晔治鄂州 ②狱久不决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独留一人于庭 |
负者歌于途 |
B.出其桎梏而饮食 |
出淤泥而不染 |
C.自临其狱 |
其如土石何 |
D.皆以右手持匕 |
不以物喜 |
(3)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公 曰 杀 人 者 汝 也!
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
B.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
C.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
D.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教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笛之悲⑤。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皆数百年物也
②藤今犹在
③始能支拄
④共蔓旁引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B.其真无马邪(《马说》)
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幼时记趣》)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次则余家之青桐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5)《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
阅读文言文《赵广拒画》,回答下列各题。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史②。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③。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②小史:书童。③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尤工作马(擅长)
B.几能乱真(表数量)
C.使图所掳妇人(绘画)
D.而广平生实用左手(其实)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4)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举出一个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并用一句话简述其事迹。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 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非:作假骗人。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时时而间进
③自子之居即墨也
④封之万家
(2)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4)回答下面问题
①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
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 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 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②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山东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
第二部分 课外阅读理解。
阅读《二鹊救友》,回答各题。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 ①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②,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guàn一种救凶猛的鸟。②匝:zā,圈。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悲鸣不 已 |
(已经) |
B.若相语 状 |
(形状,样子) |
C. 集古木上 |
(聚集,会合) |
D. 衔一赤蛇吞之 |
(含着,叼着) |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鹳 于 古 木 上 盘 旋 三 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燕
①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洪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稗官野史,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②鼎革后③,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④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⑤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也!”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③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④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
[注释]①排:批驳。②缁白四众:泛指听众。③鼎革后:入清后。①兀坐:独自静坐。⑤与:赞同。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以 次 序 定 为 六 才 子 书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好饮酒,善衡文: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
③或问“圣叹”二字何义:
④因为诗吊之: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②段画横线句的意思。
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着述为务。
(4)阅读第①段,回答问题。
①哪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金圣叹的性格特点?
②指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5)纵观全文,阐述作者为金圣叹作传的缘由。
阅读文言文《欧阳修传》(节选),回答下列各题。
欧阳修传
①②③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安适。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因 取 旧 案 反 覆 观 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读书辄成诵 |
|
②读而心慕焉 |
|
(3)用現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译文:
(4)你如何看待欧阳修的为政之道?请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评说。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至若春和景明 ②沙鸥翔集
③吾谁与归 ④此乐何极
⑤或异二者之为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画两处)
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乐”有 何不同?
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下列各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阅十余岁 |
阅: |
|
②竟不可得 |
竟: |
|
(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
山门圮于河。
(3)翻译下列语句。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众服为确论。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①②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③下令。
④⑤⑥⑦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秦民大说 |
说: |
|
②有一人徙之 |
之: |
|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
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4)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甲文中的“ ”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
(5)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记承天寺夜游》)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3)下列句中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B.皆若空游/无所依 |
C.其岸势/犬牙差互 |
D.似/与游者相 |
(4)【甲】【乙】两文都写于作者被贬谪之后,请分析两文作者思想感情的异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用“/”标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
①肉 食 者 谋 之
②弗 敢 加 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小惠未遍 |
|
②小信未孚 |
|
③公将鼓之 |
|
④再而衰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选文详略得当,详写 ,略写 ,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5)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试题篮
()